第 69章 劉據的憂慮_父皇!請稱朕為太子!_思兔 
思兔 > 綜合其他 > 父皇!請稱朕為太子! > 第 69章 劉據的憂慮

第 69章 劉據的憂慮(2 / 2)

任何事最難的時期,都是從零到一,紙張已經出現了近十年,發展到現在,相較於最開始出現的時候,要更加光滑平整了,粗看一眼,與現代的紙張基本無異,

當然,要做到現代紙張那般光滑,以如今的技術條件,是不可能做到的,但也足夠讓天下人推崇了,

反複查看戶簿,劉據更加證實了自己的觀點,

以長安為都城,在轉運天下糧草時的損耗,是個驚人數字!

西漢的稅賦製度,分為四類,

田稅,人頭稅,徭役,商稅,

每一個稅種內容,都存在著巨大問題,劉據的各種改革,步子邁得太快,讓他一時難以大改稅製,

但劉據知道,各種各樣的難事都要在自己一朝做完,再之後,牛兒接過社稷也能輕鬆許多,

這裡隻說田稅之不合理。

西漢中央對天下各地的稅收,常製為十五稅一,顧名思義,就是按照其收成的總額取十五分之一,

一地的糧食收成,若為一千石,朝廷就要取約六十七石。

但,朝中官員,基本無人說過一件事,

這十五稅一,是按照農民在當地交完之後開始算?

還是說,以運解到長安開始算?

注意,

二者可是天差地彆!

若是從當地交完就開始算,那農民隻要交完大約百分之七的糧食,其餘事就和他沒關係了,至於這些糧食,運到長安後能剩多少,那就是官員的事。

可若是從運到長安開始算,就是說,糧食運解到長安時,入國庫的必須是百分之七的足額,那地方老百姓隻交百分之七的稅,是完全不夠的,

路上的損耗也要補出來!

並且,距離長安越遠的郡縣,損耗會越多!

那麼,到底是哪種稅法?是從當地算,還是到長安再算?

實際上是兩種都有,取決於朝廷缺不缺錢,

製定法度的都是聰明人,怎麼可能不知道存在這種疏漏,人家是故意留著的,就是為了不把話說死,以留出操作空間,

此為製度最讓人愛的處,同樣,也是最讓人恨處,

五口之家,種百畝土地收成大約在一百五十石,十五稅一的情況下,將各種稅收加在一起,一年要上交百分之三十七左右的稅收,

像是到漢武末期,加稅加賦,普通百姓給朝廷的錢要達到七成,還要出人打仗勞役,天下十戶九空,各地起義不斷,漢室徹底到了崩潰邊緣。

“河東郡近長安,北海郡又遠長安,運到長安的稅收豈能一概而論?”

劉據皺眉看向戶簿,喃喃自語道。

“雖有均輸官,但也於事無補,隻能遷都。”

均輸官是將朝廷暫時不需要的物資,拿去各地再轉賣,

至於說讓各地自收自用,以此來抹平損耗,地方分配完後,再將多餘的稅收運到長安....此法,劉據想都沒想過,

將各地稅收集中到長安,再重新分配,並不是經濟問題,而是政治問題,

這是一次權力集中的過程,在整個權力運轉中,一定要有中央的參與,

不然的話,地方都把事情辦完了,完全沒朝廷的事,還要劉據做什麼?

地方直接發展成諸侯國、藩鎮就好了。

因此,在種種方法比對下來,還是遷都最好。

洛陽四通八達,轉運糧食可以走水路,損耗小,速度快,而且,最重要的是,就像父皇說得,長安自保有餘,卻難以控製天下。

“可是........要怎麼把遷都之事做下去呢?”

不知不覺,天已泛白,

但劉據依然是緊鎖眉頭,久久不展。

:.



最新小说: 瘋批女仙:請諸君入甕 為師吃了三年苦,你說你是首富之子? 神隻:從哥布林開始 錯誤穿書,七零知青凡事多 鳴潮那點事 女尊:糟透了我竟是爐鼎 功法賦我雙修大陰陽混沌訣 聽懂獸語爆紅後,全國都想借調我 五歲小神女,靠銅鏡養成千古一帝 苦海儘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