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將注意力再次回到蘇辰的作品上。
【曹操一臉沮喪,心疼自己兒子、侄子、大將之死。】
【忽有一小兵跑上前“主公!”】
【“主公,於禁將軍他……”】
【曹操心裡一驚,還要死一大將?“於禁怎樣了?”】
【小兵稟報“於禁趁亂造反,趕殺了夏侯惇將軍的青州兵馬,已殺死多人。”】
【曹操一愣“什麼,有這等事?”】
【曹操生氣地說道“於禁見我兵敗不來相救。”】
【“反而趁亂造反,落井下石,與我整兵擊之!”】
【曹操穿上鎧甲,準備擊殺於禁之時,忽又有一探馬騎馬趕到“報~”】
【“主公,於禁將軍,率兵追殺張繡百餘裡,大獲全勝!”】
【曹操心下疑惑,於禁不是反了嗎?怎麼還追張繡去了?】
【不多時,又一探馬前來“主公,我等緊隨於禁將軍,分路追殺張繡。”】
【“繡軍大敗,勢窮力孤。”】
【“敗兵已投劉表去了。”】
彈幕
——“於禁到底反沒反啊?”
——“曹操一炮醒來,進入信息戰時代了?”
——“高層對於戰爭的了解,主要就是傳令員,消息不一致的情況下,確實很難判斷。又不像現代戰爭,可以讓前線開直播讓決策層看戰果。”
——“於禁這一會兒大奸臣,一會兒大功臣的,反複橫跳啊。”
——“曹操cpu給我乾燒了。”
——“曹操從此之後我誓與賭毒不共戴天!”
【又過了一會兒,於禁和夏侯惇騎馬趕到。】
【二人身上血汙無數,見到曹操便下馬跪拜“主公!”】
【曹操伸手打斷“於禁,有人告汝濫殺士卒,意欲造反。”】
【於禁一時不知如何解釋。】
【未等於禁說話,曹操自己反應了過來。】
【“青州兵謀反,你不先告我,自行殺之,為何?”】
【於禁道“賊兵將至,不及回報。”】
【夏侯惇也解釋道“主公,此事絕非於禁將軍之過。”】
【“是我治軍不嚴,故使青州兵乘亂下鄉,劫掠民家,大失民心。”】
【“於禁將軍故而殺之,並一路安撫鄉民。”】
【曹操昂起頭,看向於禁“於禁,見我到來,不來見我。”】
【“反先行下寨,何也?”】
【於禁一本正經道“賊兵將至,不做準備,何以拒敵?”】
【曹操問道“汝不來分辯,就不怕吾冤屈汝乎?”】
【於禁道“分辯事小,退敵事大!”】
【“主公恕罪!”於禁向曹操行跪拜禮。】
【曹操立馬扶起於禁“將軍百忙之中,能整兵堅壘,任勞任謗,反敗為勝。”】
【“雖古之名將,也未能如此啊。”】
彈幕
——“青州兵本來就是曹操整編的黃巾軍殘部,乘亂造反很正常。”
——“曹老板瞬間就知道是青州兵謀反了,這反應!”
——“收服黃巾軍之後,一定要慎重啊。你看陶謙的張闓,曹操的青州兵,沒一個省油的燈。”
【建安三年,袁術在淮南稱帝。】
【曹操聞訊,親率十七萬大軍,會合江東孫策、豫州劉備、徐州呂布三路大軍,征討袁術。】
【在四麵受敵的情況下,袁術隻得攜帶珠寶,渡淮南下。留李豐等將領率兵死守壽春。】
【壽春久攻不下,曹操軍中缺糧,軍心思變。】
【曹操無奈之下,請糧官王垕來到了自己帳下。】
【王垕一介糧官,此番被自家主公親自召喚,很是疑惑。】
【進入帳中,王垕見曹操正在翻閱竹簡,拱手行禮道“主公。”】
【曹操客氣地對王垕道“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