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授被甲士拖走時,還在高喊“主公,不辨忠言,於戰不利啊。”】
【“且慢。”帳下大將張合求情,“主公,三軍未戰,先斬謀臣,恐於軍心不利呀。”】
【“不如暫且拘押,以待日後發落。”】
【另一大將高覽也求情道“主公,張將軍言之有理。”】
【大將淳於瓊也同樣求情“主公,破曹之後再發落不遲啊。”】
【“哼。”袁紹冷哼一聲,“且將沮授鎖禁軍中,待我破曹之後,與田豐一體治罪!”】
——“袁紹監獄裡麵個個都是人才,說話又好聽。”
——“細節都是武將求情,文臣都打小算盤,有矛盾。”
——“袁術是亂棍打出去、左右推出斬首、左右與我叉出去,而袁紹也是如此,真不愧是兩兄弟。”
——“雖然我們知道最後曹操贏了,建立魏國。那他七萬怎麼打袁紹七十萬,蘇辰真會給自己出難題。”
——“前麵孫策都把妖魔鬼怪反封建了,總不能來一個怪力亂神吧。”
——“七萬打七十萬,想想都刺激,最離譜的是,最後還要打贏。”
——“瞎bb什麼呢,曹操又不是沒輸過。三國裡麵三個主角,劉備還隻有一座古城呢,曹操輸了大不了重來嘛。”
——“對哦,史料隻記載曹操建立魏國,可從來沒提到過什麼官渡之戰,最後誰輸誰贏還不一定呢。”
——“袁神!啟動!出兵!”
【曹操遠遠望向袁紹的大軍,分為東西兩營,分彆駐紮。】
【兩軍對壘,袁紹以盾牌兵為前陣。】
【曹操見之,遲疑不前。】
【郭嘉上前進言“主公,袁紹可取守勢,丞相卻不能如此。”】
【“我軍精銳,以一當十。”】
【“應以急戰挫其銳氣,攻其驕橫。”】
【“若遷延日久,糧草不敷,事可憂矣。”】
【曹操拍了拍馬鞭,仔細思考著郭嘉的建議。】
【郭嘉繼續說道“丞相以七萬之眾,抵擋七十萬敵軍。”】
【“必須當機立斷。”】
【“稍有遲疑,軍心怯矣。”】
【曹操聽後,當即舉劍。】
【手下諸將見狀,也都舉起手中兵器。】
——“七萬打七十萬,還主動進攻,郭嘉是有膽識的。”
——“七萬個葉問是吧。”
——“曹老板一直吃糧草的虧,兗豫之地連遭天子兵禍,跟河北比不了。”
——“郭嘉擔心的剛好是沮授提出的,可惜啊,實在可惜。”
——“沮授:本初你學學人家老曹。”
【曹操對對方袁紹喊道“袁紹,我於天子之前,保奏汝為大將軍。”】
【“今何故謀反?”】
【袁紹輕蔑笑道“汝托名漢相,實為漢賊!”】
【“反誣人造反,罪惡彌天。”】
【曹操喊道“我奉詔討逆!”】
【袁紹舉鞭喊道“我奉衣帶詔討賊!”】
——“衣帶詔?是董承那個嗎?肯定是劉備給袁紹帶過來的。”
——“開戰前互放垃圾話時間。”
——“鋪墊了這麼久的官渡之戰,終於開打了。”
——“這一仗看起來很重要,誰打贏了,誰就是老大。”
【聽到衣帶詔,曹操一時語塞。】
【他清楚地記得,衣帶詔上,沒有袁紹的名字啊。】
【難道是……劉備?】
【看到曹操吃癟的神情,袁紹放肆大笑了起來。】
【“擂鼓!”曹操惱怒地命令士兵擂鼓助威。】
——“張飛表示擂鼓我擅長啊。”
【咚咚咚咚咚~】
【隨著鼓聲響起,張遼拍馬殺入兩軍陣中鬥陣。】
【袁紹手下一小將見之,亦拍馬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