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辰看著昨天的故事,之所以寫到了十點,就是因為寫得太詳細了。
三國的故事太多,如果都按照這麼詳細地寫,彆說七天,七十天都未必寫得完。
要想七天寫完,就必須做適當刪減。
那些細節故事,以後再到線下慢慢補充吧。
蘇辰舒展手指,快速給官渡之戰進行收場。
【建安七年,公元二零二年。】
【曹操進攻袁紹,袁紹吐血身亡。】
【臨終,廢長子袁譚而立幼子袁尚。】
【袁譚不服,在一眾文臣武將的支持下,發動了對袁尚的內部戰爭。】
——“???袁紹就這麼掛了?”
——“輸不起是吧,那麼大的地盤,輸一仗就直接躺平掛掉?”
——“不知道為什麼看先前呂布死都無感,現在本初要走了我竟不舍。”
——“蘇辰這明顯加快節奏了,昨晚加班到十點,今天不想加班了是吧。”
——“袁紹啊袁紹,最後一題也選錯,真有你的。”
——“臨終埋雷,死了都要作,不愧是你袁紹。”
——“這兩兒子也不是省油的燈,父親死了,不聯合到一起對付曹操,反而同室操戈了起來。”
【袁譚不敵,委派辛毗為使臣,投降於曹操。】
【曹操向辛毗說道“我有意回軍相助,但不知袁譚之降誠意如何?”】
【辛毗一臉正氣,搖了搖道“非真。”】
【曹操心領神會“如此說,乃是假意?”】
【辛毗又搖頭“非假。”】
——“啥玩意兒,袁譚直接投了?這特麼一半地盤人馬直接歸入曹操麾下了?”
——“曹老板這波血賺啊。”
——“非真,非假。”
——“薛定諤的投降。”
——“我知道為什麼曹老板天天頭疼了。”
【曹操皺眉,辛毗正色道“明公勿問真與假,隻論其勢可也。”】
【“袁紹連年喪敗,兵革疲於外,謀臣誅於內。”】
【“兄弟饞隙,國分為二。”】
【“加之饑饉並至,天災人困。”】
【“無論智愚,皆知此乃天滅袁氏之時。”】
【“今明公提兵攻冀州,袁尚若不還兵救冀州則失巢穴。”】
【“若還兵救冀州,則袁譚追襲於其後。”】
【“以明公之威,擊疲敝之眾,如迅風之掃秋葉也。”】
【“況天下之患,莫大於河北。”】
【“河北既平,則霸業成矣。”】
【“願明公……”】
【話到此處,辛毗自覺話有些多了,笑著轉口道“願明公……賜酒。”】
【曹操聽得入神,回過神來,如夢初醒地笑著給辛毗倒酒。】
【曹操端起酒杯“恨與佐治(辛毗的字)相見太晚矣。”】
【一杯酒下肚,曹操自言自語道“天下之患,莫大於河北。”】
【“河北既平,則霸業可成矣。”】
【“好!”曹操轉頭看向辛毗,“有佐治做袁譚請降使者,無論其降意真假……準降!”】
——“臥槽,這派來的使者都有二心。”
——“好你個辛毗,竟然是個大叛徒。”
——“這個‘賜酒’可太有情調了。”
——“曹老板對麵怎麼一直來送??”
【受降儀式上,袁譚幾句阿諛奉承之言。】
【曹操昂首挺立,對其教訓道“汝父在日,雖屢屢吐血而厥,卻從未屈膝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