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作詩曰】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清北大學中文係教授,溫如敏看到這首詩之後,立馬停下手中工作。
他趕忙拿出紙筆,將這首詩謄抄了下來。
寫完之後,溫如敏將詩舉起看了一遍又一遍。
“好詩,好詩啊。”
溫如敏看著這首詩,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這麼好的詩歌,不加入語文課本,讓學生們全文背誦,實在太可惜了。”
如果是已故作者的作品,超出版權保護年限,語文課本可以隨意征錄。
但這首詩,是蘇辰剛剛創作出來的。
想要加入語文課本的話,必須征得蘇辰本人的同意,並且支付相應的版權費用。
而這些,都是要花費大量時間的。
語文課本的編纂工作,是有時間要求的,教育部不可能為了一首詩等下去。
溫如敏乾脆自作主張,將這首詩直接錄入了語文課本。
“蘇辰這孩子,也是個有才華的人。”
“他應該能理解我,先斬後奏把他的作品收錄進去吧。”
“不管了,先編纂進去。”
“如果蘇辰到時候反對,刪了就是。”
溫如敏打開自己的微博,將這首詩發了上去。
並且po文道我要將這首詩編入語文課本,時間倉促,來不及購買版權。待蘇辰結束比賽後,一定親自登門拜訪,商談版權事宜。我沒有蘇辰聯係方式,煩請神來之筆創作大賽代為轉達。如蘇辰反對,亦可刪除。
溫如敏作為清北大學中文係教授,負責華夏初中語文課本總主編。
他的微薄發出,一石引起千層浪。
——“教授,彆搞啊,這一篇又要全文背誦嗎?”
——“這種新鮮出爐的詩,也要放入語文課本嗎?”
——“的確是好詩,雖然是創作大賽上的作品,但讀起來就像古人寫的一樣。”
——“蘇辰這小子有才華啊,隨便一首詩便被編入語文課本了。”
——“太強了,這還是有史以來,第一位在比賽中,作品就被編入語文課本的吧。”
——“看詩前不是,他憑什麼啊?看詩後這首詩不編入語文課本,天理難容!”
蘇辰的直播間更是熱鬨無比。
——“蘇辰,你的詩被編入語文課本了。”
——“太厲害了,剛出爐的詩,就能被編入語文課本,多少文人一輩子都做不到的事,就這麼水靈靈地被蘇辰做到了。”
——“不知道蘇辰得知這個消息該興奮還是興奮。”
——“什麼情況啊,什麼語文課本,你們在說什麼?”
——“不懂的自己去微博搜溫如敏,他是華夏語文教材的總主編,他發了微博已經確定此事了。”
——“我看了我看了,溫如敏教授說時間倉促,蘇辰現在又在閉關,隻能先收錄,後續再談版權。如果蘇辰不願意,也可以刪除。”
——“蘇辰太厲害了,我這輩子要是能有作品被語文課本收錄,被華夏學子學習,我就此生無憾了。”
蘇辰不知道,他的搬運,為這個世界的學生們又送了一篇全文背誦。
昨天寫完了官渡,今天寫完赤壁問題應該不大吧。
或許,還能再多寫一點?
【曹操統一北方之後,下令在漳河河畔修築銅雀台,以紀念平定北方的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