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先生。”魯肅走近,“先生,你好興致啊。”】
【諸葛亮苦笑著衝魯肅招手“子敬,快來救我。”】
【魯肅皺著眉頭“先生自取其禍,我又如何能救你?”】
【諸葛亮指著魯肅“若不是兄害我,我何至落此絕境啊。”】
【魯肅攤手“唉,不可亂語,怎麼怪起我來了。”】
【魯肅跳上船,諸葛亮上前扶著他道“昨日我求子敬,不要將我已知蔡、張二人之死,告知公瑾。”】
【“可你偏偏不肯為我隱瞞。”】
【“今日,果然弄出事來,加害於我。”】
【諸葛亮安排二人坐下後,歎息道“十萬支箭,莫說三日,就是三十日也難以造齊。”】
【魯肅也跟著歎氣“唉,如不立軍令狀,還可免去一死。”】
【諸葛亮幽怨地看向魯肅“事已至此,還望子敬救我。”】
【魯肅為難道“可我實在無能為力呀。”】
【“噯~”諸葛亮輕諷道,“當初兄在江夏,是如何向我主劉豫州擔保的?”】
【“事到臨頭,撒手不管?”】
【“世人都道魯子敬乃忠厚仁義之士,看來,不過是訛傳。”】
【“也罷!”魯肅態度堅決,像是下定了某種決心,“既如此說,我也豁出落個不忠的罪名。”】
【“三日內,我派出一艘戰船,送先生回夏口,如何?”】
彈幕
——“峰回路轉,亮亮不用死了,真好。”
——“魯肅這人能處。”
——“這才對嘛,要真像評委說的,把臥龍寫死,給鳳雛鋪路,這麼多筆墨就真的浪費了。”
——“我剛喜歡上諸葛亮這個角色,寫死也太可惜了。”
——“多個朋友多條路,諸葛亮一直和魯肅關係不錯,這才有了一線生機。”
【“哈哈哈哈哈……”諸葛亮拍著魯肅的手笑了起來,“非也。”】
【“我豈是臨陣逃脫之輩?”】
【“若現在逃回夏口,破了孫劉聯盟,又如何向我主交代?”】
【“那……?”魯肅一臉疑惑。】
【諸葛亮抓著魯肅的手“隻望子敬借我二十艘船,每船有軍士三十人,備齊鼓樂。”】
【“船上皆是青布為幔,共紮草人一千餘個,分布船艙兩側,我自有妙用。”】
【“第三日,定有十萬支箭交差。”】
——“一艘戰船不夠,要二十艘船跑路?”
——“這孔明不會把自己綁了送給曹操吧。”
【魯肅低頭盤算了,隨即點頭“好,好,此事易辦,就依先生一回。”】
【魯肅拱手,轉身就走。】
【“子敬兄。”諸葛亮跟上叫住魯肅。】
【魯肅回過頭“啊?”】
【諸葛亮上前,再次抓著魯肅的手道“這一次可是人命關天呐。”】
【“千萬不可先讓公瑾知曉。”】
【“不然,我計敗矣。”】
【魯肅一臉和煦“欸~,先生放心,嗬嗬嗬嗬……”】
【……】
【魯肅將一切安排妥當,給諸葛亮送了過去。】
【三日之後的夜裡,諸葛亮請來了魯肅。】
【魯肅看著原封不動的船楫和草人,皺著眉問道“先生,三日造船之期已到,不知可曾完工否?”】
【諸葛亮道“子敬休問,隨我艙內敘話。”】
【魯肅跟隨諸葛亮進入船艙,隻見童子備好了小酒小菜,諸葛亮“請!”】
【魯肅坐到酒桌前“今夜將魯肅喚來,不知?”】
【諸葛亮端起酒杯“如若明日交不齊十萬支箭,子敬能保我無恙否?”】
【魯肅一臉憂愁“哈~前日,我勸先生逃去,先生卻不肯。”】
【“至此,我也無法可想。”】
【諸葛亮淡然道“看來,隻此一法了。”】
彈幕
——“事到如今,恐怕也隻有投降曹操一條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