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蓋驚地抬起頭,看向闞澤,連忙伸手止住,左右看了一眼。】
【隨後忍著疼痛,往闞澤的位置靠了靠“我受吳侯三世厚恩,無以為報。”】
【“故獻此計,以破曹操。”】
【“我雖受苦,心無所恨。”】
【“哎呀。”儘管闞澤知道了此是用計,但看到黃蓋的傷口還是十分不忍。】
——“看透不說透,才是好朋友。”
——“稍加思索就看出是苦肉計,闞澤也厲害得很喲!”
——“計策本身並不高明,高明之處在於如何讓對方相信。”
【黃蓋看向闞澤,言辭懇切道“隻是無忠勇之士,托心腹重任。”】
【闞澤看出黃蓋心思,試問道“公覆,莫非要我過江去獻降書?”】
——“等等,你們連誰去獻降都沒選好就把黃蓋暴打一頓?”
【黃蓋渴求地看向闞澤“我遍觀軍中,無一人可為心腹者。”】
【“唯公,素有忠義之心,又善言辯。”】
【“方敢以心腹之事相托,未知可否?”】
——“黃蓋那群文官,讓他們去估計都真投降了。”
——“kanderool:啊這,不是因為我把你計謀識破了嗎。”
【闞澤蹲下,抓著黃蓋的手“老將軍為吳侯,甘受大刑之苦,我又何惜此頭?”】
【“大丈夫處事,碌碌無為,與朽木腐草何異?”】
【黃蓋亦緊握闞澤的手,感激地重重點頭。】
【黃蓋咬著牙,從床上翻滾下來,向闞澤行跪拜之禮“拜托了,拜托了。”】
【闞澤連忙將其扶起“將軍請起。”】
【黃蓋指著枕頭對闞澤道“書信已寫好。”】
【闞澤從枕頭底下取出書信“這個?”】
【黃蓋點點頭。】
【闞澤道“將軍,事不宜遲啊,今夜我便過江去。”】
【……】
【曹操營帳。】
【手下士兵來報“丞相,江邊捉住一個漁翁,自稱東吳參軍闞澤,說有機密事來見。”】
【曹操不喜不怒,緩緩道“帶來見我。”】
【一身漁翁裝扮的闞澤,被蒙著眼押送了上來,直到曹操麵前,才揭下了眼帶。】
【曹操看向他,道“既是東吳參軍,那來此何乾呢?”】
——“我的來意,已在書中言明。我等冒死來降,還有什麼信不過的?。”
【“哼。”闞澤灑然踱步道,“人言曹丞相求賢若渴。”】
【“今觀此問,甚不相合啊。”】
【“哦?”端著酒杯的曹操,側頭詫異。】
【闞澤往東吳方向拱手道“黃公覆啊黃公覆,你錯打主意了。”】
——“開演。”
——“話術真牛壁。”
——“跟曹操說話好好說,反而不如吊他胃口。”
【曹操嗤笑道“哼哼,聽汝之言,難道我問得不對?”】
【闞澤回過頭“黃老將軍,乃東吳三世舊臣。”】
【“今被周瑜當眾毒打,險些喪命。”】
【“他以書信托付於我,願投奔丞相。”】
【“我與公覆情同手足,特來獻書。”】
【“不想遭此冷遇。”】
【曹操緊了緊身上的披肩“我與東吳旦夕交兵,汝私行到此,我如何不問呐?”】
【“書信何在?”】
——“曹操三世老臣說倒戈就這麼倒戈了?”
——“這是把曹操的脾氣摸透了,如果是主動來投降,想必被曹操看不起,所以就算是來投降也要裝的高傲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