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漸,在社會上都在傳言,說猛養醫院治療鉤體病最厲害了,從開始流行到現在,還沒有死一個人。
於是,離猛養比較近一些的外地病人,都開始把病人送到猛養醫院。
更有甚者,彆的醫院的重症病號,不再送縣醫院了,而是送猛養醫院。
不過,說猛養醫院治療水平高,連猛養醫院的員工自己都不敢承認。
“我們醫院治療鉤體病水平高?那是瞎扯!根本就沒有的事。”
當外麵的人詢問猛養醫院的職工時,十有八九,職工會這樣回答。
“你們沒有死病人,這就是證據呀。”
“證據個毛線!我們醫院幾個毛醫生,誰不知道他們的水平?”職工們的回答也很直接。
“那怎麼解釋沒有死病人呢?”
“解釋不了。運氣吧。碰巧吧。或者我們醫院收治的病人都比較輕一些吧。或者說我們醫院風水好吧。”
解釋的原因很多,一口氣可以列出很多。
隻有鄒曉漁和孫洪亮,還有幾個護士心裡清楚,沒有死病人,是秦耕在起作用。
但是,他們也不敢說是秦耕水平很高,因為,邏輯上,秦耕沒有水平高的底層基礎。
他為什麼會水平高?
這是沒道理的事!
至於宋瑾之副院長,他並沒有注意到秦耕的能力,他安排秦耕,鄒曉漁,孫洪亮一個組,在他的印象中,鄒曉漁工作5年了,是最有經驗的,孫洪亮緊跟其後,秦耕當然最差,因為秦耕開的醫囑漏洞百出,腦溢血不記得用止血藥,胃病開抗生素,他不夠格。
加上具體在病曆上寫醫囑的,每次都是鄒曉漁,所以,宋瑾之以為,這一組的主力應該是鄒曉漁。
鄒曉漁水平很高?
宋瑾之有時候也在思考這個問題,因為,有幾次,危重病人到了他們手裡,都奇跡般好了。
但是,不可能!
鄒曉漁,包括孫洪亮,他們不可能水平高到哪裡去!
關鍵是,他看了他們修改的醫囑,藥,還是那些藥!根本沒有什麼特殊,即使劑量變了,使用時間變了,但有價值嗎?
宋瑾之根本就沒有看懂秦耕修改醫囑的能力。
所以,結論,宋瑾之不裝逼,“我們醫院治療鉤體病,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心得體會,更沒有什麼絕招,你們不要相信謠言。”
宋瑾之對蜂擁而來的重病號解釋。
醫院收不下了。
醫院的大門會被擠垮了。
他勸病人回到自己轄區醫院治療。
但是,謠言的威力十分的強大,來都來了,誰願意離開?
病人一下子暴增到100人以上,關鍵是有十幾個病人病情十分嚴重,加上旅途疲勞,又進一步增加了病人的風險。
鄭少文也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他又有些手足無措。
突然增加一倍的病人,不對,現在的住院病人是平常住院病人的5倍,醫院的壓力太大了!
醫生護士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