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州有太原郡這樣得天獨厚之地,也有朔方郡這樣的貧瘠之地。
當顧衍的隊伍踏入朔方郡,眼前的景象與之前大不相同。
廣袤的荒原一望無際,狂風呼嘯著席卷而來,漫天的沙塵如黃龍般翻滾升騰。
天地間仿佛被一層昏黃的紗幕所籠罩,讓人感到一種無邊無際的蒼茫與孤寂。
當顧衍的隊伍進入臨戎縣時,他心中微微一動。
因為他知道,被流放朔方的蔡文姬一家,就在這裡。
蔡文姬的父親蔡邕作為海內名士,也值得去拜訪一下。
雖然因為顧衍的介入,蔡文姬擺脫了原本苦難的命運,但是,現在跟著蔡邕一起被流放至此,也實在令人惋惜。
到了朔方郡,這裡的輔兵,就不再是常規的步兵,而是以騎兵為主。
朔方郡的百姓構成極為複雜,基本上以邊地漢人和被俘虜收服的羌人、匈奴人、鮮卑人、東胡人為主。
最早先的時候,顧衍把這些羌人、匈奴人、鮮卑人、東胡人,遷徙到適合放牧的地方,這一舉動引起了他麾下很多人的擔憂。
“主公,如此行事,恐生變故啊!”
“這些異族向來反複無常,怎能如此輕信?”
他們害怕這些異族會有反複,最後不但沒有給邊關帶來幫助,反而增加了敵人的力量。
不過,顧衍並不擔心這一點。
這些羌人、匈奴人、鮮卑人、東胡人,並不是以部落為單位。
他們是采取漢軍的模式,以屯為單位,以每一個男丁為主,組建的家庭。
這些男丁,都經過顧衍的操練。
在顧衍係統外掛的加持之下。
他們雖然還保留著原本的生活習慣,但是對顧衍的忠誠已經是不可動搖的。
在他們的影響下,這些家庭也不會背叛顧衍。
草原上,更多的是這種弱肉強食的生存法則,這些早已經刻入他們的骨髓中。
但是,現在朔方郡卻出現了新的問題,這也是顧衍這一次會來到這裡的原因。
隨著呂布、趙雲、馬超、徐榮、張遼、張飛等人,對匈奴殘部的追殺,整個草原上的秩序被攪得天翻地覆。
馬蹄聲如雷,喊殺聲震耳欲聾。匈奴殘部如喪家之犬,四處逃竄。
這些逃竄的匈奴殘部為了一點補給,隻要碰見小一點的部落,不管是哪族的,就肆意屠殺和劫掠。
火光衝天,鮮血染紅了草原。
“救命啊!”
“快跑!”
淒慘的呼喊聲在風中飄散。
一些幸存的部落,為了尋求庇護,就開始往朔方郡,五原郡,雲中郡遷徙。
其中五原郡和雲中郡相對少一些,朔方郡就規模相對較大。
這些新遷徙來的部落,人心惶惶,充滿了恐懼和不安。
他們的眼中雖然滿是迷茫和無助。
但是,這些新遷徙來的部落,都是一些不穩定的因素。
隨著顧衍的一聲令下,三封、沃野、臨戎、廣牧、朔方等縣的部落瞬間行動起來。
馬蹄聲、呼喊聲交織在一起,打破了這片土地原有的寧靜。
所有的適齡男丁,如同潮水一般,全部彙集到了臨戎。
臨戎附近的一座草場,原本空曠寂寥,此刻卻人頭攢動。
大概三千餘各族青壯男丁齊聚於此,他們來自不同的部落,有著不同的服飾,但此刻,他們的眼神中都充滿了期待和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