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前一天那場激烈的戰鬥,上杉謙信深刻體會到了漢軍那令人畏懼的強大戰鬥力。
這不僅讓他對漢軍的實力有了全新的認識,更在心中對這支軍隊產生了前所未有的重視與戒備。
漢軍高大強壯,在單兵對抗上,倭人顯著落於下風。
單兵戰力強大的漢軍還尤其擅長小隊配合,這才打出了碾壓式的戰果。
意識到僅憑先前的戰術布局難以與漢軍抗衡,上杉謙信迅速調整策略,在倭人的作戰陣容中大幅度增加強弓重弩的配置,以此來彌補近戰兵力上的不足,並期望通過遠程火力的壓製來削弱漢軍的攻勢。
這一舉措無疑大大增強了倭人軍隊的防禦與反擊能力。
即便是如呂布那般勇猛無雙、在戰場上所向披靡的將領,麵對鋪天蓋地、密如雨點的強弓重弩攢射,也不得不謹慎行事。
因為即便是呂布這樣的勇將,在這樣的火力覆蓋之下,也極有可能受到重創,甚至喪失戰鬥力。
鎧甲雖然堅固,但終究有縫隙存在,誰也不能保證沒有一支箭矢能夠恰好射到鎧甲縫隙上。
經過上杉謙信的調整,漢軍若再次發起類似前日的迅猛突擊,憑借著經過精心調整與強化後的倭人陣容,無論是從火力密度、射程優勢,還是士兵們的士氣與戰術執行上,都已經足以形成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足以抵擋漢軍的攻勢。
甚至有可能給予漢軍重創。
但是令上衫謙信失望的是,漢軍之後並沒有使用這種突擊戰術,反而是按部就班的與倭人對峙。
第二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穿透薄霧,照耀在即將展開激烈交鋒的戰場上時,倭人們驚訝地發現,遠處正有一片鬱鬱蔥蔥的竹林以一種不可思議的方式向他們緩緩推進。
起初,這景象令人難以置信,以至於一些倭人誤以為自己的雙眼因連夜的緊張與疲憊而產生了幻覺,紛紛不由自主地伸手揉搓著眼睛,試圖驅散這份荒誕的錯覺。
然而,隨著那片“竹林”的逐漸清晰,真相漸漸浮出水麵——原來,這並非自然界的奇觀,而是漢軍巧妙布置的一種獨特戰術。
那些看似移動的竹子,實則是漢軍士兵手中緊握的奇特武器——狼筅。
這些狼筅未經修剪,保留了茂密的竹葉,長度驚人,兩丈有餘,遠遠超出了常規士兵所使用長槍的尺寸。
麵對這前所未見的陣勢,倭人們若要實施近戰攻擊,就必須冒險逼近,踏入狼筅的攻擊範圍之內。
人類在麵對未知與新奇的事物時,本能地會感到慌亂與不安,更何況這狼筅並非徒有其表,實則蘊含著不容小覷的殺傷力。
狼筅的主乾頂端鑲嵌著鋒利的槍頭,而那些密布的竹枝上,更是精心綁縛了銳利的箭頭,任何一處接觸都可能帶來傷害,儘管這些傷害或許不足以立即致命,但在戰場上,持續的傷害足以消磨人的意誌,引發內心的煩躁、憤怒乃至恐懼。
更為棘手的是,一旦倭人的注意力被這些揮舞的狼筅所吸引,他們便極易成為漢軍陣中隱蔽的長槍手與弩手的靶子,瞬間斃命。
而那些位於後方的倭人弓弩手,也因狼筅上搖曳不定的竹葉遮擋了視線,難以準確的鎖定目標,無法進行有效的射擊。
即便是嘗試采用覆蓋式的拋射,也因箭矢消耗巨大而難以持續,且漢軍配備有充足的盾牌,能夠有效抵禦這類大規模箭雨的攻擊,使得倭人的拋射戰術效果大打折扣,難以取得預期的戰果。
又經過了一整天緊張激烈的作戰,倭人的兵力損失頗為慘重,然而他們的戰線卻仍然未能向前推進分毫,雙方依舊僵持在原地。
麵對漢軍使他們屢屢受挫的戰術,倭人們竟也企圖通過模仿漢軍的戰術來尋找突破口。
他們不惜耗費人力物力,砍伐竹林中的枝丫,試圖仿製出漢軍所使用的狼筅這一利器,以此來對抗漢軍威力強大的鴛鴦陣。
然而,漢軍的鴛鴦陣又哪裡是這些倭人能夠輕易模仿得了的呢?
戚繼光創立的鴛鴦陣精妙絕倫,其中蘊含著深邃的軍事智慧與戰術思想。
它不僅僅是一種兵器的組合使用,更是一種高度協同、精妙無比的兵種配合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