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薑妄自稱雜家,還說是鬼穀門徒,孔慎頓時熱情冷卻了不少,心下隻是隨口客氣了句
“原來是鬼穀門徒。”
鬼穀一脈,雖然名聲不小,但隻是一個小派彆,畢竟人數少。
而這時期的雜家,其實理念剛剛啟蒙,而且縱觀曆史,雜家也不過出了個呂不韋。
對於儒生來說,除了儒家,其他的都是潛在的敵人,孔慎更是認為儒家老大,他老二。
他連荀況都是直呼其名,更何況其他人。
如果早知道薑妄是縱橫鬼穀的,孔慎可能都不會邀請薑妄上車。
再者,看薑妄年紀不大,孔慎並不怎麼相信薑妄的話,也許就是吹牛罷了。
倒是韓非,有些驚訝的打量薑妄,心下也在思考薑妄話中的真假。
“韓非,剛剛你說西河學院也會派人來?荀況不是與西河決裂了嗎?”孔慎繼續剛剛因為薑妄而中斷的話。
“具體非也不知,隻是在來時路上遇…遇到了。”韓非道。
儒家共有八派之說,其中又分為禮派和仁派。
孔子弟子子夏,就是著名的禮派,他也是第一個對孔子提出質疑的弟子。
後來孔子去世,子夏創建了西河學院,他與荀況都是禮派的代表。
兩人都重視製度,強調規則,這也是法家的啟蒙思想。
而仁派,是以子思儒、顏氏儒、孟氏儒為代表的儒家八派之一,推崇的是仁,以‘仁’‘德’‘誠’來教化世人,推崇恢複周朝的分封與井田製。
兩者雖然是同宗,但本質不一樣。
禮派認為,要改變亂世,恢複孔子理想的禮製,恢複尊卑有序的社會,就必須通過強有力的方式來改革,讓國家強大起來,才能夠實現理想的社會。這就是法家的啟蒙,所謂強有力的方式就是用律法約束。
仁派則認為,要改變亂世,就相信百姓是善良的,是可以被教化的,所以對待百姓,要施加仁政。
曆史已經證明,仁派作用不大,國家強大必須依靠法家,這也讓儒家在這時期舉步維艱。
眼前的孔慎就是仁派的一員,是孔子第七世孫,師從顏氏儒。
在孔慎眼中,西河學派就是異端,尤其是子夏竟然敢質疑孔子。
除了墨家那些蠢貨,孔慎最討厭的就是西河學派這些叛徒。
當然,他對作為禮派之一荀況的理論也嗤之以鼻,隻不過荀況作為當今儒家威望最隆重者,還沒到發展到後麵老死不相往來的地步。
“看樣子,荀況是鐵了心走他那一套,哼,西河學派與荀況之論,完全就是置聖賢先祖遺訓而不顧,按照他們的理念,禮樂崩壞隻是早晚的事情。”想著西河學派和其開創者子夏的理念,孔慎怒斥。
作為孔家子孫,幾乎所有人都在維護孔子的理念。
因為,隻要孔子不倒,他們孔家就永遠無憂。
“先生,當今天…天下,已經禮樂崩…壞,法治當優於禮治與仁治,若是仁治治國,不仁之人就會侵仁者利益,以法確立製度,方一視同仁,縱觀李悝變法、吳起變法、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以及商鞅變法,無一不在告訴世人,‘法’的重要性。”此時的韓非,還不是後世的韓非子。
但他心中早就找到了自己的道路,‘法’這個概念已經生根發芽,早晚會長成參天大樹。
“韓非,你的想法比荀況還要不得,所謂‘法’,不過是搬弄權謀的權術之學,亂世之學,不知周禮,不施仁治,隻會帶來更大的殺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