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皇後有些擔憂的看著李承乾“承乾不可胡鬨。”
雖然李承乾貴為太子,可是他畢竟才隻有九歲,怎麼能夠做出代替牛的工具。
想象是美好的,長孫皇後還以為李承乾愛動腦子,覺得想出來的東西能夠代替牛。
可這不是胡鬨嗎?
如果李承乾一個九歲的孩子想出來的東西都能夠代替牛,那麼滿朝文武和曆代的飽學之士怎麼會想不到。
“母後放心。”李承乾對長孫皇後使了一個放心的眼神“這事兒肯定有信心。”
“唉。”
長孫皇後看李世民和李淵已經當真了,她這個時候恐怕說什麼都沒用了。
而且在太上皇和皇帝麵前做出承諾,要是完不成那就是欺君。
儘管現在周圍隻有侍女和內侍,可誰知道這些事情會不會傳出去呢。
李世民同時也想到了這個問題,對張阿難使了一個神色。
領會意思的張阿難很快就讓內侍和侍女們都退下了。
現在銅鍋旁邊隻有祖孫四人,侍女和內侍們則是退到了五十步之外,已經聽不見李承乾這邊說話的聲音了。
這個時候李世民才用嚴父的語氣“承乾,你可知承諾之事何其之難,如果現在認錯,朕可以當剛才的事情從未發生過。”
說到底也是自己兒子,總不能真的讓對方立軍令狀吧?
那還是大唐太子呢,立了軍令狀,要是沒有完成該怎麼辦?
李淵沉吟片刻,也說道“承乾此事非同小可,如你有信心,朕支持你,如孩童玩鬨,皇爺爺也可以不予追究。”
這話說的就很有意味了。
如果是真的,那就是太上皇,官麵上的那種。
哪怕之後李承乾做不出來,那也是他們家裡的事情,頂多是爺孫玩鬨,那就是家裡的事情外人管不著。
李承乾對李淵露出了一個微笑,發現李淵這人還是疼愛子孫的。
拱手,他鄭重其事道“臣不開玩笑,願領軍令狀,願我大唐百姓未來不再為耕地而煩惱。”(ps在唐朝時期,皇族私下稱呼都是父子,而在朝堂的時候都是君臣稱呼。)
“好。”
李淵聽這豪氣萬丈的話,激動地一拍桌子“李承乾聽令。”
“臣在。”李承乾腰更是彎了幾分。
“朕命你三日內做出代替耕牛之物,如做成朕可以答應你一件事,如未完成,杖刑三十,你可敢接?”
“臣,領命。”
李承乾絲毫不覺得大聲回應。
祖孫倆的對話,站在五十步外的那些內侍和侍女也都聽見了。
這話也是李淵故意說得大聲一些。
李世民在一旁撇撇嘴,自然是明白李淵保護李承乾的心思。
其實還有一層心思李世民卻不明白,那就是李承乾和李淵兩個人眼神一直在交流,似乎有一種無形的默契。
“好了,我也累了。”李淵看事情都差不多了,便對李世民揮了揮手“你們都回去吧。”
“是。”李世民和長孫皇後起身對李淵一拱手。
兩人轉身要走的時候,卻發現李承乾沒有動。
“承乾,快跟你阿翁告辭。”長孫皇後提醒了一句。
李承乾正要說什麼的時候,李淵便開口了“這段時日承乾住在太極宮,算是陪我這個老頭子,你們就不必操心了。”
“阿爺,承乾的學業”長孫皇後還是不死心。
讓李承乾待在太極宮,那太危險了。
李承乾這個時候主動站出來說道“父皇母後,你們都很操勞,就不必擔心兒,兒接了軍令狀,還望允許兒請三日假,能夠專心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