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圓地方是錯的?我們腳下的土地是個球?大地是圓的?”
許多朝代的古人,都從天幕透露出地球是球體的信息中驚覺難以置信。
不止是帝王將相們討論激烈,尋常的百姓們也是眾說紛紜。
“大地如果是個球,那球下麵的人豈不是全都得往下掉?”
“若是真能往下掉,何止是人,整個大地不都得往下掉。”
“道理定然不會這般淺顯,否則上蒼也不會如此結論。”
“你們何不往天上看看?太陽是圓的,月亮是圓的,星星雖說隻是一個個的點兒,但大抵也是圓的,那我們腳下的大地想來也不會例外。”
“那日出日落,月落月升作何解釋?若是我們一直在往下落,那太陽月亮又怎會每天跑到我們上麵再又跑到下麵如此往複?”
“你們見過海上的船嗎?海上歸來的大船,從海麵上看去總是先看到桅杆出來,然後才是一點一點露出船,也的確隻有大地是圓的才能解釋這個吧?”
“水是往低處流的,水也由來都是平的,沒道理彙聚地多了它就變成圓的了吧?”
“咱們想不通的事情多了去了。
就像那司南和指南針為何會無人動它自己就會動,且會一直指向一個方向。
還有後世那些用鐵造的大船為何能浮在水上而不沉下去,鐵造的飛機如何能夠飛上天一樣。
咱們想不通,不見得事實未必就不是這般。”
“匪夷所思,當真是匪夷所思,隻能看上蒼何時跟我們講解這其中的奧妙了……”
【大明的艦隊每次出海,都要攜帶大量的淡水和水分較少易於保存的食物。
但數萬人每天的吃喝消耗非常巨大,尤其是水和食物都無法避免久放變質的問題,這也讓艦隊必須沿海航行,每行駛不算長的距離就得派遣小船靠岸補給。
巨大的消耗讓艦隊出海必須有足夠多的補給艦隨行,這讓艦隊看上去顯得有些臃腫,行駛速度也很慢,並且無法脫離近海,不明水文情況有一定的觸礁危險。
臃腫的艦隊、巨大的消耗開支、緩慢的航行速度導致低下的回報率,這些代價也是明朝承受不起龐大開銷最終停止大航海的重要原因。
但是航海帶來的利益其實是非常巨大的。
尤其是尋找礦藏、擴張領土、尋找獨特價值的作物,並在探索世界的過程中不斷發展科技,這些都是遠非金錢可以衡量的深遠意義。
而要讓航海變成一件可持續發展並不斷壯大的事業,最重要的便是設法讓航海成本降低,讓獲利大於付出。
比如解決高頻率補充淡水和食物,提高航行效率便是其中的關鍵之一。
大海之上,水和食物看似極度稀缺,實則隻要解決了獲取辦法,海上的水和食物其實又是極度豐富,取之不儘的。
海水因為鹽分過高,在滲透壓的影響下,直接飲用海水反而會被高鹽分的海水吸走了人體內的水分,導致口渴地更厲害。
但反過來說,隻要能夠在船上設法淡化海水,水資源便是取之不竭的。
其中加熱海水,讓海水蒸騰出來的水蒸氣再遇冷凝結成淡水是最簡單的。
而加熱海水並不一定要用燃料,太陽就是最便捷的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