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麵的乾部學員聽到張浩的話,頓時都知道,這是要講到乾貨了,當即,紛紛取出本子和筆,開始記錄了起來。
見狀,張浩也是開始放慢自己說話的語速。
“我一直都主張指戰員們應該多識字,多學習,因為人一旦有了文化,就可以多一條認識這個世界或者說社會的途徑,同誌們可以從書本、報紙上吸收到很多有用的知識,而且這還有助於同誌們打破舊思想的局限性,可以有更加靈活的判斷,而不再簡單聽彆人說應該怎麼樣!”
“當部隊發展到一個階段,部隊的思想工作便是頭等大事。”
“我始終認為,思想才是第一戰鬥力,一支有思想的軍隊,才是一支有戰鬥力的軍隊。”
“君不見,黃埔軍校剛剛成立的時候,頭幾期的學員,雖然隻接受了半年左右的學習,但因為知道為何而戰,麵對數倍於己的軍閥部隊,卻是做到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為什麼?就是因為那個時候的北伐軍都是有理想有抱負的人,這樣的團體,才是一支有戰鬥力的團體。”
“基層乾部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步一步來。”
“所有新兵入伍後,第一件事就是掃盲,因為,隻有完成掃盲後,戰士們才會知道為什麼而戰,又要怎麼作戰。”
說到這裡,張浩頓了一下。
“有些同誌可能對讀書認字有些感覺嗤之以鼻,但我在這裡舉一個例子。”
“炮手的培養,是一個極其考驗知識儲備的事情。”
“根據我們六分區的情況,我曾經做過一個調查,一名具備高小以上學曆的士兵,通常隻需要一到兩個月的時間,就可以熟練掌握一種身管火炮的操作,而迫擊炮的話,就更快了,通常一到兩個星期就能熟練使用。”
“但是,一名文盲士兵,彆說身管火炮了,就算是迫擊炮的操作,最少三五個月的時間才能勉強可以使用。”
“這其中的差距是什麼?”
聽到這話,在場的乾部都是沉默了。
緊跟著,就聽丁偉說道:“這其中的差距,代表著形成戰鬥力的速度!”
張浩點了點頭,然後說道:“丁偉同誌說的很對,其中的差距,就是形成戰鬥力的速度。”
“不知道大家了沒了解過,全麵抗戰剛開始的時候,北平的學生,組成了一個學生軍?”
對此,大家自然都是清楚的,很多部隊裡都有曾經的學生軍。
就聽張浩說道:“那大家可能並不知道,這群北平的學生,在組成學生軍後,僅僅接受了兩個月時間的訓練,就被拉到了戰場上,而其表現,不遜色於一般的國軍二流部隊,由此,大家想到了什麼?”
“大家都知道,正常新兵入伍後,最少要接受三個月的基礎訓練,然後還要跟著老兵最少學習三個月的時間,才能初步形成戰鬥力,之後經曆過戰爭的淬火,才算是一名合格的士兵。”
“也就是說,正常的一名新兵,最少需要半年的時間,才能初步形成戰鬥力,而北平學生軍呢?”
說到這裡,張浩頓了一下,然後伸出兩根手指說道:“僅僅兩個月!”
此言一出,在場的眾人皆是有些恍然。
是啊,此前大家雖然按照上級的要求,一直在掃盲,但卻隻是當做一個任務在做。
而現在,張浩點明了其中的邏輯,大家這才恍然大悟,為什麼要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