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漢是黃埔九期的畢業生,畢業之後就進入了中央軍的嫡係部隊74軍51師153旅305團,先後經曆過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徐州會戰,隨後74軍調入薛嶽的豫東兵團參加了蘭封會戰,還因此重創了由土肥圓賢二率領的日軍第十四師團。
當時間來到1938年的時候,當時的楊漢,已經因多次在戰場立功升任營長,並且正在後方戰地醫院之中養傷,恰逢當時朱懷冰的94師調防豫北,進而又組建了97軍。
當時正在後方養傷的楊漢,雖然從正營職軍官升任為副團職,但也一下從中央軍的嫡係變成了雜牌部隊。
之後,第一次反頑作戰之中,楊漢僥幸逃脫,在朱懷冰重新組建97軍的時候,又再一次提了半級,成了團長。
隻是,楊漢畢竟是曾經和八路軍冀西軍區交戰過的,對於冀西軍區的戰鬥力,是有所了解的。
說實話,對於一般人來說,從跟日軍血拚的一線部隊調到後方,可能是一件好事,可是楊漢這個人就是個強種,寧可和日軍血戰也不願意在後方和八路軍搞摩擦。
再加上楊漢一向看不上97軍內部高層貪汙軍餉、倒賣軍用物資的作風,在97軍內部,頗顯得有些不合群。
此刻,又聽到下麵一個營被八路軍拿下,楊漢再也忍不了了,一巴掌拍在桌子上罵道“他娘的,整個94師,從上到下,上到軍需處的正副處長,到下麵的幾個旅長、團長,各個參謀長,十幾個營長,幾十個連排長沒有不貪的,武器彈藥都沒有,這仗還怎麼打?”
趙虎聞言,也是擦了一下腦門的冷汗,暗暗有些後怕。
軍需處長實際上也拉攏過他,但他深知楊漢的作風,所以最終拒絕了軍需處長的拉攏。
就比如楊漢的280團,名義上有兩千餘人,但實際上的作戰人員,隻有1600人,這還是楊漢三番五次強調之後的成果。
按照編製,楊漢的280團,是要有3000人的員額的,但是,軍裡麵直接吃掉了五百人的軍餉,上麵的師長師參謀長等人又吃掉了四百人的軍餉,然後師裡麵軍需處加上旅長和旅參謀長一起,又吃掉了四百人的軍餉。
最後到他楊漢手裡的軍餉,隻能維持這麼點人了。
對外說280團是3000人的大團,但實際上,隻有一千多人。
這樣的部隊,怎麼打仗?
所謂的實權不僅體現在職位高低,還看手下帶多少兵,兵多吃空餉就多,軍官手頭的錢也就越多。
當然了,這是專指國軍的部隊,而像是八路軍的部隊,就比如張浩,在國府內部的軍銜和職務,隻是一名少校副營長,但是,你什麼時候見過能領兵七八萬(含地方部隊)的少校?
少將也沒有能領兵七八萬的吧。
所以,八路軍的軍銜,並不能代表什麼。
就在這個時候,一名通信員跑了過來。
“團長,外麵來了幾個八路,說是你的熟人。”
聽到這話,楊漢不由得愣了一下。
自己什麼時候在八路之中還有熟人了?
緊跟著,通信員拿出一封信遞給楊漢說道“這是八路領頭的人讓交給團長的。”
聽到這話,楊漢有些疑惑的接過信件。
打開一看,楊漢立刻驚訝的站起身來。
“人呢,快把人請進來。”
說到這裡,楊漢頓了一下,然後一邊往外走,一邊說道“不,我親自去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