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延
(公元前336年
公元前256年),
即周赧王,
姓姬,名延,
洛邑人,
周慎靚王姬定之子。
周顯王姬扁之孫,
中國東周時期第二十五位國王,
也是東周最後一位君主。
姬延在位期間,
周王室已經十分衰弱,
楚國為了抑製秦國勢力的擴展,
派使者請姬延
以天子的名義,
號令各國協力攻秦。
姬延大喜,
但缺少武器、糧餉,
姬延向境內的富戶
籌借軍資,
付給他們借券,
答應在周軍班師之日
以戰利品償還。
周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
姬延任命西周公為將,
率軍伐秦,
並約六國諸侯
到伊闕會合。
但除了楚、燕兩國
派了些兵前來以外,
其他四國的兵馬
都失約不來,
西周公便帶著自己的人馬
無功而回。
西周的富戶
見周軍回來,
紛紛持借券
向姬延討債。
姬延躲到宮後的
一個高台上避債,
周朝人將這個高台
稱為“逃債台”
(即逃債台)。
成語“債台高築”
就出自這一事件。
周赧王五十九年
(前256年),
秦昭襄王
派將軍摎攻西周國,
姬延打算逃奔
韓國或魏國。
但經西周公勸說,
率領臣下和宗室降秦。
至此,東周宣告滅亡。
同年,姬延駕崩。
東周王朝末代君主,
姬姓,名延,
公元前315年,
父親周慎靚王
在位六年駕崩,
周王延登基為王,
改第二年
(公元前314年)
為元年。
後世通常
把他叫作“周赧王”。
姬延在位期間,
周王室已經十分衰弱。
姬延初居“東周”
(即成周),
公元前307年,
秦武王欲入東周
試舉周鼎,
命右丞相樗裡疾
率領兵車百乘
先至東周國,
試探東周反應。
遭周赧王嚴詞拒絕,
樗裡疾大怒,
把周赧王逐出王宮,
強遷至“西周”
(即王城)。
當時秦國
已攻占了
韓國、魏國、趙國的很多地方,
眼看下一步就要收拾周朝。
姬延在憂心忡忡中度日。
這時,
楚國想抑製秦國
勢力的擴展,
派使者請姬延
以天子名義,
號令各國協力攻秦。
姬延大喜,
命令西周公
簽訂湊起了一支
五六千人的軍隊,
可是缺少
武器、糧餉。
姬延向境內的富戶
籌借軍資,
付給他們借券,
答應周軍班師之日
以戰利品償還。
公元前256年,
姬延準備就緒,
任命西周公為大將,
率領五千軍隊伐秦,
並約六國諸侯到伊闕會合,
一起出擊。
不料,
除了楚、燕兩國
派了些兵來以外,
其他四國的兵馬
都失約不來,
在伊闕的總兵力
不過幾萬,
遠不是幾十萬秦兵的對手。
結果,
等了3個月
仍不見其他四國的兵馬到來,
士氣渙散,
西周公隻好帶著自己的人馬
無功而回。
“西周”的富戶
見周軍回來,
紛紛持借券
向姬延討債。
他們從早到晚
聚集在宮門外,
喧嘩不止,
聲音直傳入內宮。
姬延愧悔不及,
又無可奈何,
隻好躲到宮後的
一個高台上避債。
周朝人
將這個高台稱為
“逃責台”
(即逃債台)。
此後,
秦軍不肯罷休,
攻下韓國的
陽城、負黍後,
直撲東周王城。
西周公
前去謝罪
才罷。
周赧王在位時,
東西兩周分裂,
各自為政。
周赧王
又把國都
遷到了成周。
當時,
位於西周的
周武公姬共的
太子死了,
還有五個兒子
都是庶出,
沒有嫡子
可以立為太子,
周武公很頭疼。
楚國下卿司馬翦
對楚懷王說
“咱們不如
用土地資助
公子咎,
替他請求
立為太子。”
另一位楚大夫
左成說
“不行!
如果我們用土地
資助了公子咎,
而西周卻不聽我們的,
這樣您的主意
就行不通了,
與西周的交情
也疏遠了。
我們不如去
問問周君,
到底想要立誰
為太子,
然後悄悄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告訴給司馬翦,
然後司馬翦
再讓楚國資助
給他土地。”
結果,
西周真的
就立公子咎
為太子。
周赧王八年
(公元前307年),
秦國發兵
攻打宜陽,
楚國則派兵
去援救。
當時
楚國以為
西周是
幫助秦國的,
所以想順帶
攻打西周。
大夫蘇代
則為西周
遊說楚懷王說
“您怎麼知道
西周是幫助秦國的?
說西周幫助秦國
比幫助楚國更出力的人,
是想讓西周
投到秦國方麵去,
所以人們都把
西周、秦國放在一起
說‘周秦’啊。
西周如果覺得
自己解脫不了,
就必定投向秦國一方,
那可就真是幫助秦國
取西周的妙計呀。
我為大王考慮,
西周為秦國出力,
您要好好待他;
不為秦國出力,
您依然好好待他,
這樣,
才能讓西周與秦國疏遠。
如果西周與秦國絕了交,
就一定會投向楚國郢都的。”
楚懷王聽從了
蘇代的意見,
放棄了攻打西周的計劃。
之後,
秦國向東周和西周借道,
想通過兩周之間的地區
去攻打韓國。
周赧王擔心
借了道
會得罪韓國,
不借
又會得罪秦國。
大夫史厭
便對周赧王說
“為什麼不派人
去見韓公叔呢?
就對韓公叔說
‘秦國敢穿過周地
去攻打韓國,
是由於信任東周。
您為什麼不給
周一些土地,
並派出人質
前往楚國呢?’
這樣,
秦國一定會懷疑楚國,
不相信周君,
也就不會攻打韓國了。
您再派人去對秦國說
‘韓國非要給我們周一些土地,
想以此來讓秦國懷疑周君,
周不敢不接受。’
秦國也就沒有說詞兒,
不讓周接受韓國的土地了,
這樣就既得到了韓的土地,
又是聽命於秦國了。”
秦國召見西周君,
西周君不願意去,
就派人對韓王說
“秦國召見西周君,
他是想攻打大王的南陽,
大王為什麼不派兵駐守南陽?
周君將以此為借口不到秦國去。
周君不到秦國去,
秦國就一定不敢渡河
來攻打南陽了。”
東周和西周打仗,
韓國派兵去救援西周。
有人為東周遊說韓王說
“西周原先是天子的國都,
有許多鐘鼎寶器和貴重的寶物。
您如果控製住軍隊不出動,
就可以讓東周感激您,
又可以使您儘得西周的寶物。”
周赧王被稱做成君。
楚軍包圍韓國的雍氏,
韓國向東周要兵器和糧草,
東周君姬班害怕,
叫來蘇代把這事告訴他。
蘇代說
“您何必為這件事擔憂呢!
我能使韓國不向東周要兵器和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