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了一會兒話,柳明誠與羅汝芳便下樓去轉了轉,大略翻看了幾冊繪本。因他二人在,孩子們都有些不自在,二人也不願做敗興的惡人,隻待了片刻便離開了,柳翀等將人恭送至店外。
此處離大長公主府不遠,羅汝芳因在柳家為西賓,也住在大長公主府,因此柳明誠示意儀仗先行離開,二人隻帶了少數隨從步行回府。
“大公子的這些故事倒是有趣,隻是不知從何處聽來的?”羅汝芳笑問。
“不知道,問他便說是從前聽宮中老人講的。可你知道,我自幼給先帝伴讀,也算是宮中長大,家母就更不必說了,然而我們從未在宮中聽過這樣的故事,可見都是托詞。想來應該是他自己編的吧。”柳明誠皺眉道。
“若真是如此,那大公子之才可稱得上是天馬行空了。隻是不知他最近在讀什麼書,怎麼會有這麼多奇思妙想。”
柳明誠神色古怪地望了羅汝芳一眼,伸手從袖中把那張狀紙掏出來遞了過去。羅汝芳因左手三指有殘,習慣於雙手籠於袖中,見東家遞過東西,忙將雙手伸出接了過來,展開一看竟是一份狀紙。
“好一個‘不告害夫,告則害父;不可告,不得不告’!大公子所作?”羅汝芳教了柳翀七年,自然認得他的字體。
“嗯。惟師來之前我們正在說此事,他嘴上雖認了錯,可心裡卻未必真做此想。這孩子向來主意大。”
“東翁的擔心老朽明白,不過老朽以為從情理上看,此狀所述多半不虛。東翁不妨先問問大公子為人寫狀是否收過潤筆費,如果沒有,所陳又確實無誤,那倒也不失為一樁義舉。大公子俠義之心可嘉呀!”
柳明誠點點頭,羅汝芳這話倒是讓他心安了不少。
羅汝芳重又讀了一遍狀紙,突然展顏一笑“想不到大公子竟與我家那小子是同好。”
“怎麼?羅世兄也對這訴訟之事感興趣?”
“前幾天剛收到他的信。我本打算讓他參加今秋的進士科,他卻回信說要考明春的明法科,將來想去大理寺做官。我這輩子做官是失敗的,也給不了他什麼經驗,索性由他去吧!”說到這裡羅汝芳言語之中有些苦澀。
“大理寺也不錯,若真考上了,我給小邱去封信,定讓世兄得償所願。”柳明誠知他心中所思,連忙寬慰。
羅汝芳也不客氣“哈哈,那到時候少不得要麻煩東翁了!”
“一定一定!”柳明誠將狀紙收好,話題複又回到柳翀身上,“這繪本館惟師如何看待?”
“老朽適才也大略翻看了一下,雖是些怪力亂神之語,倒也隱含導人向善之意,用於教化人心倒也不失為上策。”羅汝芳言語之中頗為嘉許。
“以畫冊教化人心?倒是聞所未聞,請惟師賜教。”柳明誠望向羅汝芳。
“東翁可知,這天下識字之人占到幾成?”
“這倒是從未留心過?三成?”柳明誠試著猜了一個數字。
“我大淵男子識字不足兩成,東吳富庶,讀書人略多些,大約有三四成,便是前紀最鼎盛之時,男子識字者亦不過半,女子則更少了,當時恐怕連一成都不足,而今則更是鳳毛麟角,便是官宦之家、書香門第也不儘然讓女公子入學。而教化人心之作皆以文字書就,如此一來,大多數人便首先因此而失去了人文化成的機會。這以畫為導,寓教於樂的教化方式其實也不是大公子的獨創,前紀時便有人做過,隻不過那位老夫子所選的都是儒家經典,便是配上圖畫,於目不識丁的黔首而言也還是過於晦澀,因此很快便偃旗息鼓了。大公子以鬼怪故事入手,以善惡因果為題,時雨春風、潛移默化,久而久之便將這善念種下了,豈不是大功德一件?”
柳明誠點點頭“我原來隻道他是一時遊戲,照惟師這般說,他倒是有意為之了?”
“若是有意,便是大善;若是無意便是大才!”羅汝芳總結道。
柳明誠若有所思,從腰間荷包中又取出一頁紙遞給了羅汝芳,正是柳翀寒食那晚所吟之詩。
“芳原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圍。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苔磯。莫辭盞酒十分勸,隻恐風花一片飛。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
羅汝芳細細品味詩中之義“不妨遊衍莫忘歸東翁好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