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翔指揮部,宋晚晴一身乾練的裝束,臉上帶著難以掩飾的激動之色。
她此時正站在一間專為采訪陳望而臨時設立的房間內,和隨行的攝影師、記者們,一同準備,等候著陳望的到來。
鬆江戰場的這場“奇跡”仿佛石子投湖,在報業界掀起了層層漣漪,而《大公報》仍舊一馬當先。
自王運生發表“東方拿破侖”一文以來,國際上的廣為傳頌與讚譽,使得《大公報》各地的刊物,一度供不應求。
上至政府高官,社會名流,下至士兵商販,婦孺走卒,絡繹不絕地前來,紛紛向報社要最新出版的報紙。
不僅如此,不少人甚至為了能通過報紙,一睹這位當世傳奇將領的風采。
淩晨就成群地聚集在報社門前,蹲守當天印出的第一份報紙。
此時此刻,陳望不僅成為了戰場上的傳奇。
他的名字更是一躍成了主流話題,報社的編輯們,各界的名流們,提起他時都無不交口稱讚,已然是“華夏之光”了。
宋晚晴同樣密切關注著輿論趨勢,將這一切儘收眼底。
這些天來,她耳畔聽到的全是對陳望的讚譽與討論。
一想到這裡,她內心壓抑的激動不禁又要翻騰起來。
在得知自己即將要給陳望做專訪時,宋晚晴幾乎有些熱淚盈眶了。
這不僅是因為陳望又一次打了勝仗,更是因為她終於有機會,通過自己的事業,為她的望哥兒,在全世界麵前,樹立更加宏大偉岸的形象。
同時,她還能將那份永不言敗的堅韌精神,傳遞給國人,鼓舞此時對國家命運感到暗淡無光的國民們。
臨行南翔之前,宋晚晴已經開始構思專題報道,尤其是“閃擊戰術”這一主題。
她反複琢磨著如何將這一戰術優勢更加生動地展現出來。
這種高效而淩厲的進攻戰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截斷了日軍的攻勢,在危急的戰場中,脫穎而出,自然有其獨到之處。
但宋晚晴作為記者,還需要讓最普通的人,看懂這到底有多厲害!
於是乎,在王運生的提點下,她將視線轉向了桌上一份法肯豪森將軍的采訪記錄。
昨日,她便親自去拜訪了這位德意誌顧問團的最高顧問,為這次原本專門為陳望準備的“閃擊戰專題”預熱。
法肯豪森素以嚴謹、果敢的作戰思想聞名,對“閃擊戰”的推崇,在軍中更是廣為人知。
宋晚晴很清楚,這一次鬆江戰局的扭轉,正是法肯豪森將軍持續關注的事件。
法肯豪森作為德意誌軍官團的最高顧問,在大多數華夏記者眼裡幾乎是不苟言笑的典型德意誌軍官形象。
而當宋晚晴將廣福鎮戰報交給他時,卻意外見到他少有的驚喜神色。
要知道,這可不是法肯豪森第一次聽到捷報,但他還是振奮不已。
“中央軍在廣福鎮的一戰,確實讓我吃驚不小。”
法肯豪森的語氣透出難掩的欣賞,他輕輕搖晃著手中翻閱的文件
“事實上,我在建議鬆江各軍主動發起進攻時,從未想到他們竟能將戰術運用得如此精妙。
僅憑步兵,就打出了重武器閃擊戰的效果,這在我們德意誌,都隻是戰術理論上的研究。”
宋晚晴嘴角忍不住微微彎起,眼神專注,目光中帶著些許掩飾不住的欣喜。
她迫不及待想聽到對方的評價
“那您覺得,這場閃擊戰的成功,在戰術運用上有何獨到之處?”
法肯豪森略微思索,語氣中帶著幾分興致盎然
“從戰術角度來看,這已經超出了我們傳統步兵的指揮範疇,堪稱重大突破。
‘閃擊戰’的基本理念是以高速、精確的兵力投入,在局部實現最大化突擊。
但它也極大地依賴於空中支援和強大的後勤保障,本質上不是為輕步兵服務的戰術理論。
而在廣福鎮,陳將軍顯然是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用極少的兵力實現了局部戰術優勢。
這個成就,在世界戰爭史上,都是可以留下一行字的。
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樣的戰術靈活性,甚至超出了我們德意誌軍隊的某些標準。”
這已經是極高的評價了,宋晚晴按耐不住激動地追問道
“所以說,在您看來,廣福鎮一戰的意義不僅限於戰術的突破,還在於體現了華夏軍隊在戰術上的突破?”
“正是如此!”
法肯豪森眼神中閃爍著一種複雜的神色,他毫不吝嗇地給予了肯定
“在戰術上,陳將軍的應變能力,令人讚歎。
他對戰局的精確預判、對敵方戰略的提前把握,以及戰場上臨機決斷的靈活性,都是難得的亮點。
您知道,我們德意誌的‘閃擊戰’更依賴機械化裝備。
而在廣福鎮,陳長官的步兵戰術也讓我意識到,僅憑一支靈活的步兵隊伍,也可以取得同樣的效果。”
“將軍,從您的描述中,這似乎也反映出當前日軍在資源與補給線上的短板?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宋晚晴眼中閃過一絲狡黠,隨即一針見血地指出道,她知道這是當今國際輿論上的一個關鍵議題。
“是的,這是目前鬆江一線最明顯的戰略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