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安排下麵各個村鎮修築水渠,左成梁還啟動了一個被稱為“大水渠計劃”的水利灌溉工程。
從後世重生回來的左成梁非常清楚,隨著科技的進步,生產力的發展,將來的農業生產,必然的迎來機械化的浪潮。
到時候,機械化旋耕,播種、插秧,還有無人機噴藥,大型收割機收割。
這一切隨著科技的進步,農業生產也會大變樣。
而到時候,水利灌溉將是改變農民靠天吃飯的另一個不可或缺的武器。
這時候左成梁便決定趁著窪山那邊修築大壩,將整個高延境內的農田灌溉係統大概的理出一個輪廓。
不說是要保證每一的村屯都有充足的水利灌溉資源吧。
這總要保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農田不會缺水才行。
而一旦完成了“大水渠計劃”,顯而易見的好處就是,之前一些因為缺水,而隻能種旱田的地塊可以改成種植水稻了。
這個“大水渠計劃”的主要內容是從窪山大壩這邊修建水利工程,引水流向高延市周圍的四鎮。
這樣做的主要好處是,因為窪山這邊的海拔還是比較高的,那麼,隻要選好水渠的走勢走向,然後在一些必要的地方,或者開鑿隧道,或者搭建橋架,就能夠將窪山這邊的水資源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四個鎮子的區域。
這樣一個工程,那肯定是耗資巨大,且一時半會不會看到任何回報的。
像這樣一個工程,花錢多,投入大,然後見效緩慢。
通常的,是不會有村領導願意乾這個事情的。
畢竟,一屆村領導,乾個幾年,或者是卸任,或者是調走了。
乾這樣一個工程,也隻會讓後來的村領導受益。
但左成梁就是這麼乾了。
這一次的三農會議,一直開了三天時間才結束。
而這三天的時間,有大半時間是在討論新建大水渠的走勢走向問題。
與會人員甚至專門的搞來高延地區地理走勢圖,然後一塊一塊地細摳,在哪裡開山,在哪裡掘地。
還有分水站的建設,隧道如何開通,橋架如何修建等等。
對於左成梁村長提出來的這個“大水渠計劃”,水利局長白成喜是懵逼的。
他沒想到,這窪山大壩工程還沒結束,左成梁又搞出了新的水利工程。
這個所謂的“大水渠計劃”,那哪是什麼水渠?
在白成喜看來,那特麼就是一條河。
試問,誰特麼見過四五十米寬的水渠?
這樣一項工程,白成喜粗略估計,沒個幾十億上百億的資金,根本乾不下來。
等到會議結束,“大水渠計劃”也基本上有了雛形。
剩下的工作,就是村政府這邊給各個鄉鎮撥款,然後由村民組織施工。
當然了,老百姓能乾的,也基本上都是些挖掘土方,修築河道堤壩之類的活。
剩下有一些難度的,諸如爆破開山、挖掘隧道還有修築橋架之類的,有一些技術含量在內的活,則需要專業的施工隊來乾。
單就是那些邊邊角角的工程乾下來,估計也能讓這四鎮的老百姓賺的盆滿缽滿。
農村這邊,除了修路和農田水利建設問題,左成梁又指示下麵的鄉鎮,積極地發展畜牧業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