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將這十人的屍體撈了起來,然後去棺材鋪買棺材。
棺材鋪老板聽說是給這些英雄買棺材,棺材老板十分仗義竟然分文不取。
他們這群溺死的人換上衣服,然後放進棺槨之中,摸著他們冰涼的屍體,不禁悲從中來。
把他們的棺材放在板凳上,然後點起了蠟燭,燒起紙錢,他們的父母妻兒跪在他們棺材前,痛哭流涕,說道“你們怎麼就舍得離開我。”
見到此情此景,聞者傷心聽者落淚,頓時哭聲一片、震耳欲聾。
楊林拉起他們的身子,對她們情深意切的說道“你們的心情我能夠理解,你們的兒子、丈夫和父親也不希望你們整日活在痛苦之中,你們要放寬心。”
聽到楊林的話,眾人止住哭聲,但是心中的悲傷還未退卻。
太陽西去,撒下最後一絲餘暉,夜幕漸漸來臨,房間裡麵點起燈火。
眾人圍在燈火旁哭喪著臉,他們的親屬冒著寒冷的夜晚為他們守夜。
親屬跪在火盆前給逝去的親人燒著紙錢,希望他們能夠在地下不會缺錢用,日子能夠過得好些。
他們幾家輪換著替死去的人守靈,曾經互不相識的幾家人開始熟稔起來,他們在一起聊著家常。
過了兩天兩夜,第三天一大早,他們就穿戴整齊準備出發,楊林自告奮勇為死去的人抬棺。
因為死去的人很多,楊林不能為所有的人抬棺,他決定為他們十人的最年長的人抬棺。
那個年紀最大的人走在最前麵,按年紀依次排開,最前麵一個男人挑著擔子,擔子中放著紙錢。
每個棺材都是八個人抬,他們將棺材穩穩的抬了起來,然後開始行走,一路上哭成一片。
將棺材放在事先挖好的土坑中,然後對著跪在開始三拜九叩,待一切都結束後,開始往棺材上蓋土。
在將他們的屍體埋好後,人們陸陸續續的往回走去。
一切步入正軌,陽翟城周邊的縣的人聽說楊林的賢明,紛紛向著陽翟縣趕來,其中以魯山縣最先響應,他們扶老攜幼一起而來。
他們他們的來臨楊林來者不拒,為他們安排了住處,為他們煮了白米粥,將粥放在他們麵前。
魯山縣縣令道“好久不見,沒想到你有今日的作為,之前是我小看你了。”
楊林道“沒有大人的舉薦哪有我的今天,我還沒有多謝大人你了。”
縣令道“不敢不敢,現在你是我的上官,我怎麼能僭越了。”
楊林道“我們兄弟之間談什麼僭越不僭越,何必講這麼清楚,都是一家人。”
聽到楊林將他當做兄弟,縣令淚流滿麵,感動的說道“對,咱們是兄弟不該這般生疏。”
縣令與楊林多年未見,本來以為感情會隨著時間推移變淡,但是沒想到楊林依然將他視為兄弟。
對他這般熱情,也沒有因為自己位高權重就輕賤他,他感到一股暖流湧上心頭。
隨著魯山縣的人來到陽翟城受到禮遇,越來越多的人來到了陽翟城。
剛開始那些城池的縣令根本不在意,但是隨著離去的人越來越多他們慌了,他們在去陽翟城的方向設置路障。
可是這依舊沒有擋住百姓們的熱情,他們寧願繞上百裡路,也依然到陽翟城去。
麵對這些偷偷摸摸到陽翟城去的百姓,當地縣令無可奈何,隻能聽之任之。
看見縣令不再攔路,找的人更多了,很快他們的城池變成了一座座空城,雖然城池高大宏偉,但是渺無人煙。
縣令看著空無一人的城池,決定也到陽翟討生活,麵對這些有治理地方才能的縣令,楊林對他們委以重任。
對於楊林的重用,那些縣令十分感激,對於縣裡的事務都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懈怠。
經過對各縣的治理,曾經被各個家族摧殘的地方經濟得到了恢複,百姓臉上又有了笑容。
越來越多的土匪不再在靠劫掠過路商旅討生活去,而是下山之後當個農夫或者士卒,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為了保護他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他們踴躍參軍,不怕犧牲。
對於這些願意參軍的百姓,楊林將他們中的強壯的人編入軍中,然後加以訓練。
這時楊林手下已經有了六、七萬大軍,為了不讓他們作亂,當時的掌權者決定招安。
楊林也不想背上謀反的罵名,於是接受了朝廷的任命,掌權者給了楊林潁川郡郡守和守城將軍的職務,封為魯山縣侯。
可是楊林不同意,想要將郡守之職讓給他的哥哥楊業,對於楊林的重情重義,掌權者成人之美將楊業提拔為潁川郡郡守。
之前的楊林雖然占據了潁川郡的土地,但是沒有朝廷的任命,相當於土匪流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