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權帶著大軍來到了諸城縣,看到一地的屍體,他命令手下挖了一個大坑,將這些屍體掩埋。
公孫權帶著十萬大軍攻打諸城縣,城內隻有幾千人守城,公孫權帶領士卒猛攻,一個時辰就將城池拿下。
補充了糧食、武器和鎧甲後,公孫權帶著十萬大軍來到莒縣,公孫權想到攻城損失太大,於是派遣士卒招降城內的人。
士卒來到城池不遠處,喊道“我家將軍不忍心你們戰死沙場,如果你們願意投降,我們將軍願意給你們一條生路,如果你們誓死抵抗,那就不要怪我們將軍手下不留情了。”
百姓交頭接耳、議論紛紛,說道“不如我們投降吧,這個將軍現在沒有屠城了,之前的事情有可能是以訛傳訛,並不一定是真的。”
“城內的士卒要麼就是我們的兒子,要麼就是女人的丈夫,要麼就是嗷嗷待哺孩子的父親,如果投降我們的孩子就能夠不受這無妄之災,那不是很好嗎?”
“是啊是啊,我們活著比什麼都重要。”
隻見城門緩緩打開,官吏走在最前麵,後麵是一些校尉、都尉什麼的,再後麵就是士卒和老百姓。
公孫權信守承諾沒有傷害他們,他進入城內,控製了縣衙,然後懲辦了貪官汙吏和地痞流氓。
在百姓們的擁護聲中,公孫權帶著手下來到府庫,將裡麵的武器和鎧甲統統搬走,然後拿走數日的糧食,其餘的糧食公孫權發給了百姓。
在莒縣休養了一段時間後,公孫權就離開了莒縣,向琅琊縣而去。
琅琊縣是齊國南部第一大城,防備魏國進攻的最後一道防線,魏國之所以沒有拿下齊國就是因為琅琊縣的存在。
琅琊縣城池高大宏偉,有三丈之高,城牆有三尺厚,皆是青磚鋪城,城外還有沂水作為護城河,可謂固若金湯。
公孫權帶著十萬大軍在河對岸望著琅琊城垂涎欲滴。
看著琅琊城的防禦措施,公孫權沒有自取其辱向琅琊縣士卒勸降,因為這樣的銅牆鐵壁一樣的城池,如果不打敗他們,他們是不會投降的。
公孫權在城外搭起了帳篷,然後開始燒火做飯,天黑以後溫度更加低了,嘴裡哈出的氣都能看到霧了。
他們一邊搓手,一邊烤火,看著熱氣騰騰的飯菜,他們感到難得的安逸,他們所求不多,隻是三餐管飽而已。
在吃飽喝足後,他們爬到帳篷裡休息,隻有幾個巡邏的士卒守衛,到了子時眾人紛紛睜開眼醒了過來。
原來公孫權早有安排,讓士卒早點睡覺,然後子時對琅琊縣發動偷襲。
他們輕手輕腳的搭建橋梁,在十萬人齊心協力下很快搭建完畢,然後幾十個身手矯健的士卒拿出鉤子,在手中甩幾下,然後掛在城牆上,拉了拉很結實,然後向上爬去。
他們爬上城頭,然後來到昏昏欲睡的士卒身邊,捂住口鼻,掏出匕首往士卒脖子上劃去,士卒掙紮了一會兒後,就一動不動了。
將城樓上的士卒都乾掉後,他們來到城門口,打開城門放大軍入城。
十萬大軍魚貫而入,他們向著城內士卒駐紮的地方而去,他們來到了士兵的帳篷前,掀開簾子,然後對著帳篷裡麵的士卒殺了起來。
那些士卒在睡夢中被殺死,他們也許是幸運的,因為不用感受死亡的恐懼,但是也是不幸的,因為他們不是死在戰場上,而是死於敵人的偷襲。
經過一個時辰的殺戮,三萬大軍被斬殺殆儘,這個屹立在魏國頭頂上的利劍終於消失了,但是公孫權的來臨對於魏國是福是禍,將不得而知了。
他們在將這些士卒殺死後,就將他們的屍體搬到一起,然後將枯枝樹葉放在他們身上,然後點燃一把火將火把放在他們身上,頓時火光衝天,屍體被烈火吞噬。
公孫權在將這些屍體燒好後,就回到了城內,與幾萬大軍彙合,因為害怕所以大軍出城,被城內士卒擋在城外,所以留了五萬大軍守城。
他們控製了縣衙,然後將裡麵的武器和鎧甲搬空,然後帶著幾天的糧食,將剩餘的糧食分給百姓。
在城內休養了一段時間後,公孫權留了一萬士卒駐守琅琊,以備不時之需。
公孫權帶著九萬大軍向著蘭陵縣而去,此時蘭陵縣人心惶惶,裡麵的地主豪紳和貪官汙吏都害怕被公孫權抄家,所以帶著全部家當離開蘭陵縣,前往安全的地方。
在離開之前,他們不願意將自己的財寶和房屋留給敵人,於是將帶不走的東西都一把火燒掉了,留給公孫權的是滿目瘡痍的情境。
公孫權帶著大軍來到蘭陵縣,看著幾乎成為一片廢墟的城池,感歎自己來晚了,但是事情已經發生,後悔又有什麼用,隻能選擇接受現實。
公孫權帶著大軍從湖泊東側北上來到了一個交通要道——滕州。
公孫權讓士卒前去勸降,士卒走到城門口,然後大聲呼喊“我們大軍已經來到了你們的城下,如果你們不願意投降,我們隻能率領大軍進攻,到時候你們的親人的死亡,就不能怪在我們身上,這是你們應得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城內百姓和士卒議論紛紛,最後決定開城投降以免被殺,就這樣公孫權兵不血刃拿下滕州城。
公孫權沒有進入城內,而是直接帶著幾萬大軍向著曲阜而去,曲阜齊國西部第一大城,整個齊國除了臨淄的第二大城,古之聖賢雲集的地方。
曆經風霜依然巍然不動,他是所有國家的燈塔,指引天下人方向,天下人都為之頂禮膜拜。
傳言有十萬古卷,而且都是孤本,他們的藏品,各國王宮都不及其十分之一,而且每一本都價值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