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洪和李國喜在將五千士卒消滅以後,他們來到了上黨城。
此時公孫策帶著三萬大軍已經進入上黨城,他們在城樓上準備了金汁、樹木和石頭。
隻要兩人膽敢進攻,那麼麵對的是公孫策如同狂風暴雨一般的進攻。
雙方本來準備采取強攻,但是想到對方也在旁邊,如果自身傷亡太大,難保對方不會趁人之危。
兩人最終還是選擇圍攻的方式,這樣雖然見效慢,但是不容易傷到自己的隊伍。
李國喜用十萬大軍守住北城門和西城門,而司馬洪則用十萬大軍守住南城門和東城門,雙方就這樣決定了。
看到兩人這麼做公孫策心急如焚,可是又沒有什麼辦法。
現在他隻有祈禱燕地的人能夠出兵相助,否則的話他就隻能死路一條了,現在燕地並沒有人造反,也沒有被敵國攻占。
第一個月公孫策靠著儲藏的糧食每日還能吃三頓飯,他們麵色紅潤、說話中氣十足,看著就十分健康,他們對公孫策充滿信心,覺得他們一定能夠取得勝利。
第二個月公孫策儲備的糧食已經消耗大半,可是依然沒有看到援軍和敵人退兵的跡象,此時公孫策和士卒們每天隻能吃兩頓飯,他們靠著少活動來減少體力消耗,甚至連話都不願意說。
第三個月公孫策的糧食已經見底,每天隻能吃一頓飯,而且為了減少糧食消耗,他們本來吃的是米飯變成了濃粥,甚至有變成稀粥的可能。
又過了十天,也就是剛剛給了一百天城內的士卒群情激奮,他們對公孫策感到失望,覺得向城外的敵人投降。
公孫策感到情況不對,命令手下親兵將帶頭的幾個人殺了殺雞儆猴,雖然止住了叛亂,但是士卒對公孫策沒有了以往的尊崇。
司馬洪和李國喜聽到城內開始混亂,知道攻城的時候到了,他們立刻命令手下攻城。
二十萬大軍同時攻城,而城內的士卒饑腸轆轆,根本就沒有力氣與敵人交戰,很快就被兩人擊潰。
公孫策見勢不妙帶著手下八千準備逃到邯鄲郡借燕地的士卒東山再起。
二十萬大軍對留下的兩萬大軍展開瘋狂屠殺,哪怕他們苦苦求饒,也依然換不來他們的憐憫之心。
最後兩萬大軍被屠戮一空,司馬洪和李國喜帶著二十萬大軍繼續追擊公孫策。
李國喜在前麵,而司馬洪在後麵,司馬洪招了招手,過來一個士卒,他將嘴湊到士卒的耳邊說了幾句話,士卒點了點頭就離開了。
司馬洪帶著十萬大軍繼續追擊公孫,他們穿過崇山峻嶺,來到了邯鄲城附近的武安城。
司馬洪讓士卒給在溫縣的五萬大軍傳信,命令他們帶著大軍去邯鄲城殺死公孫策。
五萬大軍的將領接到司馬洪的命令,不敢有絲毫懈怠,在大軍集合之後,就馬不停蹄的往邯鄲城趕。
雖然溫縣距離邯鄲城很遠,但是都是平坦的大路,雖然上黨郡距離邯鄲城較近,但是都是懸崖峭壁,根本就不可能加快速度。
就這樣五萬大軍在二十萬大軍前麵來到了邯鄲城,他們沒有等司馬洪的到來,而是聽從他的命令對公孫策發動了進攻。
公孫策沒想到會有五萬大軍埋伏被打的潰不成軍,公孫策準備準備繼續逃跑,可是鎧甲十分顯眼的公孫策被將軍發現。
將軍騎馬來到了公孫策麵前,此時公孫策精疲力儘,麵對將軍的進攻,根本就沒有還手的力氣。
被將軍一刀砍下腦袋,然後舉過頭頂,喊道“你們的將軍已經被我殺了,如果你們不想死的話,那就快快選擇投降,否則他們就要大開殺戒了。”
聽到將軍的話,那些士卒紛紛選擇放下武器,然後向將軍投降,將軍沒有違背自己的諾言,讓他們自行決定去留。
如果想要加入他的大軍他也歡迎,如果不願意,他們也不會勉強,會給他們一筆路費。
大部分的人選擇回鄉,小部分的人選擇留在軍中繼續作戰。
當司馬洪和李國喜來臨的時候,戰鬥已經結束,李國喜本來準備在消滅了公孫策後,將司馬洪也消滅掉,可是看到身邊的十五萬大軍,他覺得沒有必勝的把握,無奈隻能選擇放棄。
司馬洪是在趙地作戰,在消滅了公孫策後,他決定撤回晉國,以免與李國喜產生不必要的爭端。
李國喜也樂的如此,對司馬洪表達了自己的感激之情後,就放任司馬洪的離去。
公孫策的死意味著公孫家族的統治徹底土崩瓦解,曾經占據幽州、燕地、齊地、趙地和中原地區五個地區的政權從此不複存在。
公孫家族公孫權、公孫勝和公孫策三人皆人傑也,他們帶領十萬大軍從幽州出發,打下燕地,然後兵分三路公孫權攻打齊地,公孫勝攻打中原地區,公孫策攻打趙地,三人都成功的拿下了自己的目標。
就在他們誌得意滿之時,黃立貴聯合魏國和楚國,他們三個國家近百萬士卒攻打公孫權、公孫勝和公孫策三人,三人雖然隻有三十萬大軍,但是並沒有選擇放棄,而是表達了拚死一戰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