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40年農曆11月初8。
魏進忠四路人馬由京城至西安、少林寺往返約3000公裡,北京至濟南、南京往返約2800公裡,北京至浙江湖州往返約3600公裡,北京至江西奉新往返約3600公裡,累計行程約公裡,曆時約70天,圓滿完成任務。
“殿下,曾鯨、金穀生、王宏卿、張玉珂、閔齊汲、淩蒙初、淩義渠、王徵、孫元化、焦勖、宋應升、宋應星、呂天成、徐上瀛、徐霞客、茅元儀悉數抵達來青軒。曹主任正在安頓他們。”四十多歲的魏進忠,顧不得長途奔波的辛苦,雖然累得夠嗆,但一回到來青軒就來到朱由校辦公室彙報。
“殿下,奴婢無能,請殿下責罰。奴婢安排的人在畢大人府上賴了10天,口水都說乾了,可畢大人就是不為所動。”
“老魏,乾啥呢,不要自責,出發前,本宮不是已經說過嗎,畢大人有官職在身,不一定會辭官前來。”朱由校安慰道。“本宮的錦囊,交給他了嗎?”
“哎喲,奴婢看見校哥兒心裡激動,一時忘了。給畢大人了,畢大人給您回了一封信。”魏進忠如釋重負,諂媚的遞過信。“請校哥過目。”
朱由校緩緩打開信。
“下官畢懋康遙拜皇長孫殿下。承蒙殿下厚愛,但下官有皇命在身,不敢辜負朝廷的重托。錦囊已收到,醍醐灌頂、茅塞頓開,下官必定仔細研究燧發槍,以報厚愛。”
畢懋康不來,朱由校也不急。畢竟造槍還需要多行業協同配合才行,現在正是修煉內功打基礎的時候。
畢懋康字孟侯,出生於1571年,南直隸安徽歙縣人,善畫山水。
萬曆26年進士。曆任中書舍人、廣西道監察禦史、陝西巡按、山東巡鹽禦史、右僉都禦史鄖陽巡撫、南京通政使、兵部右侍郎、南京戶部右侍郎。因不與宦官同流告歸。
畢懋康編輯的《軍器圖說》在1635年刊印,首次介紹了燧發槍。
燧發槍將鳥槍用火繩點火的裝置改進為用燧石作發火裝置,從而克服了火繩點火怕風雨的弱點。
燧發槍在發火裝置上安置燧石發射時,由射手扣動扳機,安置於扳機上的龍頭下擊同燧石摩擦生火,火星落入裝藥室中,使火藥燃燒,產生氣體推力,將彈丸射出。這種槍隻要連續扣動槍機,摩擊燧石,便可發射,因而簡化了發射過程,提高了射速。
燧發槍的製成是單兵槍的一大改進,它的改造與完成大致與歐洲屬同一時期,然而在中國並未得到及時的推廣。
“殿下,奴婢在河南登封少林寺費了一番功夫,少林寺方丈給殿下推薦了兩位少林高手,也隨咱來到了來青軒。”魏進忠邀功的彙報道。
“哦,說說,這兩人功夫如何?”朱由校來了興趣。
“這兩人,一人名程衝鬥,一人名石敬岩。”
“程衝鬥字宗猷,出生於1561年,南直隸徽州休寧人。出身徽商之家,但他無意商賈之道,而是到處求師習武。”
“青年時代入少林寺拜師,隨洪紀、洪轉學習棍法,並得到僧人宗恕、宗岱指點。又拜廣按為師,儘得廣按真傳絕技。”
“程衝鬥在少林學藝10餘年,按照少林俗家弟子學武之規,獨力打散木偶機械係統出寺,成為少林俗家弟子中的佼佼者,以少林白眉棍法馳名武林。”
“程衝鬥長槍和單刀技藝也非常精湛,他的長槍法學自名師李克複和劉光度,單刀則傳自一代倭刀大師劉雲峰,再加上他自己善於融會貫通,推陳出新,因而武功達到出神入化之境。”
“程衝鬥將古弩改製成更便捷的形式,腰肘均可攜藏,非常實用。”
“程衝鬥文武雙全,還編著了《耕餘剩技》一書,裡麵分為《少林棍法闡宗》《單刀法選》《長槍法選》《蹶張心法》四部分,在當今武林中很有名氣。”
“哦,聽著確實厲害。”朱由校仔細的聽了魏進忠的介紹。
“石敬岩名電,出生於1583年,南直隸常熟人。他身長赤髯,性情有點粗魯,據說很重承諾,俠肝義膽。”
“年青時曾受教於常熟縣令耿橘學劍法,後隨少林洪紀學習棍法,隨少林僧劉德長學槍法。”
“石敬岩的武藝以槍法為核心,最重戳、革二法,兼雙刀、倭刀,都是臨陣實用的軍旅武藝。”
“石敬岩的槍法樸實無華,極具實戰價值,在大明諸多槍法名家中獨樹一幟,被稱為石家槍,在當今武林中很有影響。”
“石敬岩常年在軍中任武師,身經百戰,立了很多戰功。”
“哦,俠肝義膽,忠君報國,人才啊。”朱由校隱約記得石敬岩在崇禎年間與農民軍作戰時,英勇殉國。他的兩個徒弟陸桴亭、吳殳很是出名。特彆是吳殳,是石敬岩武藝的主要繼承人和傳揚者。
魏進忠能夠找到程衝鬥、石敬岩這兩名功夫高手,不知道用了些什麼手段,才讓少林寺推薦了這兩人,並且讓兩人投奔。魏進忠這方麵能力還真不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哈哈,老魏,辛苦了。走,帶本宮去看看這些大才。”朱由校很是高興。朱由校很快就見到了程衝鬥、石敬岩、曾鯨、王徵等人。
曾鯨字波臣,出生於嘉靖43年(1564年),福建莆田人。明代最有影響的肖像畫家,擅長把西方寫實技法融入中國繪畫。
曾鯨常住南京,在南京的畫壇非常有影響力,當時追隨曾鯨以寫實為特點的肖像畫家金穀生、王宏卿、張玉珂等被稱為波臣派。
閔齊汲字及武,出生於萬曆8年。家富資產,誌趣博雅,好藏書、著述、刻書,明代著名出版家。萬曆崇禎年間,閔齊汲以朱墨、紅黑藍三色或紅黑藍橙黛五色分彆套印正文、批點、評注、插圖,風行一時。
淩蒙初字玄房,出生於萬曆8年。崇禎17年,率眾抵抗農民軍,嘔血而死。明代文學家、小說家和套版印書家。
淩義渠字駿甫,出生於萬曆19年。天啟5年進士,甲申之變自縊殉國。明代文學家、雕版印書家。
明代後期,圖書出版事業蓬勃發展。萬曆至崇禎年間,閔淩兩家異軍突起,以專營套版刻印聞名。
套版印書是對雕版單色印刷的一大突破,是在雕版印刷技術基礎上的重大革新,是雕版印書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
閔淩兩家一門十進士,兩部五尚書,皆為浙江烏程縣(湖州)吳興望族,且世為婚姻。兩家共刻印百餘種套印書籍,以其獨特的套版印刷名揚四海,為彩色複製技術創新與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王徵字良甫,出生於1571年,西安府涇陽縣人。天啟2年進士,曆任直隸廣平府推官、南直隸揚州府推官、山東按察司僉事等職。
王徵早年喜愛古器和機械,出仕以前,研製過水力、風力和載重機械,寫成《新製諸器圖說》。
天啟7年與傳教士鄧玉函一起編譯《遠西奇器圖說》出版,主要敘述西方古代和文藝複興時期靜力學知識,包括地心說、重心及其求解,求水體積、浮體體積、比重,簡單機械及其聯合使用。
《遠西奇器圖說》是中國第一本有關西方力學的編譯著作。王徵為最早的陝籍天主教徒之一。對傳播西方科學、促進文化交流卓有貢獻,被譽為南徐北王。
孫元化字初陽,出生於1581年,南直隸嘉定人。萬曆40年舉人,師從徐光啟學習火器和數學,因熱心西學,未能考中進士,遂放棄科舉功名,潛心研究西學,成為西洋火炮專家。
喜歡明末風雲之天啟大帝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明末風雲之天啟大帝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