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都司治所太原府。下轄太原左衛、太原右衛、太原前衛、振武衛、平陽衛、鎮西衛、潞州衛、沈陽中護衛、汾州衛共9衛,以及沁州、寧化、雁門、保德州、偏頭關、磁州、寧武、八角、老營堡9個千戶所。
大同鎮是九邊中最早設立的軍鎮之一,終明一世都屹然邊塞。不管是京師屏蔽、邊疆要塞,還是邊疆貢市商貿,都與大明王朝的榮辱興衰始終相伴相隨。
大同鎮以構築長城的方式記錄了遊牧文化和農耕文明的碰撞與交融,是兩百多年來曆史進程的晴雨表。
大明初期的北疆軍事策略為積極防禦,對蒙古諸部采取扶此抑彼,並伴以軍事打擊,將塞前殲敵調整為以攻代守。
仁宣時期,北疆軍事策略調整為守備為本的消極防禦。
開平衛、東勝衛的內遷,使得宣府、大同二鎮遂臨邊地,管轄區域相應縮小,戰略地位愈發重要。
大同鎮三麵近塞,徹底暴露在蒙古鐵蹄之下。大同鎮肩負起拱衛京師之藩屏,戰略地位日益提高。
開平衛治所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多倫縣附近的上都城,隸屬大寧都司。宣德9年1433)內遷赤城縣獨石堡,隸屬萬全都司。
東勝衛治所內蒙古托克托縣,洪武4年1371年初設。永樂年間東勝內遷。東勝左衛遷至盧龍縣,東勝右衛遷至遵化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東勝衛戰略位置十分重要,起著連接山西諸衛與寧夏諸衛,控扼河套的重要作用,東勝衛的變遷直接影響著明朝北疆邊防形勢。
東勝、寧夏兩地的經營,可以戰略上呼應河套前哨的缺陷,起到了彌補河套地區防禦空白的作用,形成了有利於明朝的邊境防線。
東勝衛的內遷並沒有表示明朝放棄對此地的巡邏及經營,也沒有削弱明朝對河套的控製,蒙古也不能擁有河套。
成化、弘治時期,防守為主的北疆軍事策略得到進一步確立並延續,大規模的修築長城以宣大為中心展開。
以邊牆、營堡、城寨、墩台結合的立體長城防禦體係,至萬曆年間得以大成,為大明王朝帶來了崩塌前的一絲安全感。
終明一世,大同鎮在長城防禦體係中占據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隆慶五年(1571年)隆慶和議後,長城防禦體係的防禦重心向東轉移,原本作為軍事前沿的大同鎮開始轉變角色。
隨著十餘處以供互市的開放,大同成為了一座繁華的商業重鎮。其繁華富庶不下江南。
太原鎮與大同鎮、宣府鎮號稱明朝北防九邊的中三邊。總兵駐地寧武關距離京城約500公裡。
太原鎮是因北疆邊防形勢嚴峻,為加強防禦而設,是九邊內長城最為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環,構成了大明內外雙層防線的立體縱深長城防禦體係。
從位置上看,太原鎮在大同鎮之後,起著支撐加固大同鎮,阻敵深入的作用。
山西號稱表裡山河,東有太行為屏障,西有黃河為襟帶,南有首陽、底柱、王屋,析城諸山,濱河錯峙,孟津、潼關皆為門戶。北有大漠、陰山為外蔽,勾注、雁門為內險。
山西首府太原,古稱晉陽,彆稱龍城,素有控帶山河,據天下之肩背的美譽。
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曆朝曆代多少英雄豪傑在此指點江山,叱吒風雲。演繹無數驚心動魄,腥風血雨的曆史畫卷。
當九邊成為大明王朝北疆邊防的代名詞被世人所熟知的時候,邊牆已經由邊防之牆成為了邊界之牆。
隆慶和議後戰爭不再,太原鎮的軍事功能逐漸弱化。
隨著晉商的發展,逐步形成以代州、雁門關為中心的商貿圈、以寧武為樞紐的商貿要地和以偏關、保德為邊境交易的水旱碼頭。
喜歡明末風雲之天啟大帝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明末風雲之天啟大帝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