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再唱那首歌的原因,是他明白了他以前所有的執念皆是妄想,他配不上楊果兒。
哪怕他那天不要命的打贏了張明峰那些人,沒有被羞辱的那麼狼狽,他也追不到楊果兒。
二十八九快三十歲的人早就不會天真,他已經過了那種自以為救了對方就能讓對方以身相許的年紀。
他知道,楊果兒也許會感激他,但絕不會因此喜歡他。
三十歲的李常樂明白了一個道理。
他十八歲那年不是錯過了自己的白月光。
而是十八歲那年,他根本配不上自己的白月光。
那個女人出現那天之前,他不談戀愛是因為心裡有個楊果兒。
那天之後,他不談戀愛是因為他心裡仍有一個楊果兒。
隻是在那天之前他還有對錯過楊果兒的悔恨,在那天之後他就隻剩下對白月光的此生遺憾。
他知道自己配不上,所以他已經不奢求了。
從那之後的幾年時間,楊果兒的形象在他心裡已經化成了一個符號,漸漸和現實的楊果兒剝離開來。
重生後他對楊果兒的態度,是因為他已經能正常看待,自己心裡經過自己加工後的楊果兒,和現實站在他麵前的楊果兒的區彆了。
正如三十好幾的中年男人,偶然間在某次聚會上見到自己的情竇初開暗戀過的她,大多隻剩一句客氣的‘好久不見’罷了。
你知道自己喜歡過她,但你也知道你隻是喜歡過而已。
這種心態二十來歲的少年人理解不了,但四十歲左右的中年人卻很容易感同身受。
時光抹去的可不止是歲月,還有,夢想。
在麵對楊果兒的試探的時候,他總找理由告訴自己害怕自己守不住對不起楊果兒,其實他更怕楊果兒見識到更優秀的人後離開他。
所以,哪怕很喜歡,他也不太敢輕易接受。
更何況,他發現真實的楊果兒,甚至比他幻想的還要好很多,這就讓他更自卑,更不敢輕易接受楊果兒的示好了。
他知道自己拿得起,也知道自己拿起之後會放不下。
可他萬萬沒想到楊果兒會越來越主動喜歡他,並且會在喜歡他的同時,一點點的主動試探他的反應。
這女孩太聰明了,她沒有開口問他是否喜歡她,而是一步步用一些小細節印證自己的猜測。
因為她知道問出來的話不一定真,她隻信自己驗證的結果。
從矜持的接近開始,然後以自己的一些小需求去試探李常樂的反應,接著開始嘗試拿捏他,最後撒嬌,耍小性子,暴露自己嬌蠻任性的一麵。
她一點一點的確定自己在李常樂心裡的地位,李常樂自己那自欺欺人的防線在她淩厲的進攻下,很快就碎了一地。
最終在她甩出放棄bd選擇李常樂這張王牌之後,李常樂徹底一敗塗地,從此此生再逃不出她的手掌心。
她甚至利用自己的個人魅力征服了接近李常樂的女生。
李常樂內定的小秘書朱珠成了她的小跟班兒,整天監視著李常樂,隨時打小報告。
李常樂的小迷妹葉晴成了她的小弟,在她受欺辱的時候衝的比李常樂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