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的消息果然靈通,李平和葉長硯、梁靖程小聚後數日,吏部便下達了最新的任命書。
皇帝批準了吏部尚書田乾的解官請求,作為六部之首的吏部,一下子就空缺出了尚書和左侍郎這兩個吏部內的一把手和二把手。
儘管各方的人馬都對這兩個位置虎視眈眈,但這等關鍵要害的位置,皇帝豈容他人染指,最終皇帝擢拔狀元出身的禮部左侍郎童仲欽為吏部尚書。
一時間各方人馬對皇帝的這個任命都是非常的意外,無論如何也沒想到童仲欽會得到陛下的擢拔,這童仲欽擔任禮部左侍郎已經十年有餘了,一直默默無聞,露麵最多的時候,主要是每三年一次的春闈,童仲欽在禮部主要負責組織科舉和管理全國的學校。
這下好了,童仲欽從一個默默無聞為朝廷選拔人才的官員,一舉躍升到了六部尚書之首,真是大大超出了各路人馬的預料,殊不知,皇帝看重的是他心性沉穩,不選邊不站隊,耐得住寂寞,為人處世有自己的原則。
吏部本就是各方人馬垂涎的目標,既然這吏部尚書的位置已經定了下來,大家對空缺的吏部左侍郎也就充滿了期待,皇帝升吏部右侍郎為左侍郎,但令各路人馬大跌眼鏡的是,原本名不見經傳的正五品大理寺左寺丞朱玉春,竟得陛下青睞,得到陛下的擢拔,連升幾級竟被任命為正三品的吏部右侍郎。
在端午節假球案中,朱玉春的表現的確可圈可點,大家都猜測到了朱玉春可能會因為這次如此多的位置出缺,而獲得晉升的機會,可讓各路人馬無論如何也沒料到,不過才三十四五的朱玉春竟晉升到了三品大員的行列,而且還是位置至關重要的吏部右侍郎。
伴隨著這次出缺最重要的兩個位置確定下來,其他的任命很快就塵埃落定了。
頗得陛下看重的吏科都給事中王心寬,被調任敘陽府任正五品同知,雖然大家多少猜測到了王心寬會得到擢拔,但二十六歲的正五品同知,還是羨煞了不少人。
這其中不少人都看出了陛下還留有後手,敘陽府在這次洪災之中的表現乏善可陳,陛下對敘陽府知府的表現是不太滿意的,或許陛下念及敘陽府知府,與太後娘家人沾親帶故,於是留了些顏麵,暫時沒有去動敘陽府知府的位置。
而陛下這次將自己看重的王心寬,放到敘陽府去,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陛下是對王心寬充滿了期許的,想要讓他到地方去鍛煉一番,而以王心寬的心性和能力,假以時日經過一番的鍛煉,陛下未嘗沒有讓他取代敘陽知府的打算。
參與賣官鬻爵的兵部武選清吏司郎中宋章的落馬,而空缺出來的位置,原本也是各方爭奪的重點,最終陛下將監察院經曆司經曆季勻廷,調到了這個位置上來,品階也從正六品升到了正五品。
趙慕白和呂格昂也在這次的人事大調整中,得到了擢拔,其中趙慕白被調入監察院晉升為監察院右僉都禦史,品階從原先的正五品升到了正四品,呂格昂被調往了在這次洪災中損失慘重的巢州任通判,品階也從原先的七品升到了正六品。
皇帝確定好了這次出缺的重要位置,餘下的人事空缺,皇帝便交給了剛剛走馬上任的吏部尚書童仲欽。
吏部經過十餘日的醞釀,終於是拿出了人事安排的名單,呈給皇帝過目後,皇帝並沒有提出異議,便在奏章上批了紅。至此,端午節假球案、賣官鬻爵案、抗洪救災瀆職案,以及囤積居奇哄抬糧價販賣黴變糧食等一係列案子,算是徹底的畫上了句號。
有那細心的人,梳理這次的人員調整名單,發現頂替上關鍵位置的人,多是心性沉穩,不選邊不站隊,忠於陛下的人。
而這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已經致仕多年的國子監前祭酒蔡政卿那五個已經入仕的弟子,在這次的大調整中,全部得到了陛下親自擢拔,其中最耀眼的當屬大徒弟朱玉春,從原先名不見經傳的大理寺左寺丞一躍成為了朝中大員,而他的年齡不過才三十出頭。
其他四個弟子均被提了一個品階,五個弟子,都是二三十歲的年齡,卻出了一個正三品,一個正四品,兩個正五品和一個正六品,這放眼整個大盛朝曆史,都是絕無僅有的。
有人驚歎,這朝堂的天仿佛是變了,肉眼可見,陛下有意擢拔有才乾的青年官員,這似乎是在為儲君儲備年輕一輩的官員,這無異於是在為將來儲君鋪路。
可是並沒有明確的跡象表明,陛下特彆鐘意幾位皇子中的哪一位,大皇子占了個長的名分,但性子急,做事難免有些急功近利。三皇子占了個嫡的名分,但做事偏優柔寡斷了些。二皇子倒是心思縝密,站隊二皇子的人也著實不少,但二皇子處事卻顯得過於陰厲狠辣了些。
至於四皇子,由於生母出身低微,不受陛下看重,這些年也少有露臉的時候,眼看著都快加冠了,皇帝也沒有讓他參與到朝政中來的意思。
原本以為定遠侯府在這一係列案件卷得如此之深,二皇子多少會遭到些牽連,雖然這次落馬的官員,好些被認為是二皇子一係的人馬,但陛下卻並沒有因此而遷怒到二皇子身上,這讓不少人都覺著二皇子似乎更受陛下的看重。
葉長硯和梁靖程得知了幾位師兄都升了官,心中高興萬分,他倆這陣子明顯的感覺到了,同窗們對他倆的態度,似乎比以往更加親近了,就連國子學的先生們,對兩人也比以往更加客氣了幾分。
“真羨慕你倆能拜入蔡老的門下,如今你們那五位師兄都高升了,尤其是你們那大師兄如今去了吏部,想必會有不少人巴結逢迎,有些人為了走通門路,那可是什麼招都使得出來的,你倆且注意著些,說不準會有人來走你倆的門路。”
敖崇安說出這番話,葉長硯和梁靖程都是心裡感動,若不是真心拿自己當朋友,斷然是不會說出這番話來的。
有了敖崇安的提醒,葉長硯和梁靖程心裡都多了分警惕,果然不出敖崇安的預料,這國子監內的確有不少人以各種由頭,想要走葉長硯和梁靖程的門路。
喜歡開局茅草屋,農家走上致富科舉路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開局茅草屋,農家走上致富科舉路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