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知白略一思量,說道
“遷,自是要遷的。南邊財貨阜盛,人口繁密,若是都城亦在南邊,那北邊便永遠難以發展了。
南北之間如隔鴻溝,遲早還會再次分裂。”
“但是……陛下,不論擇定何處,未確定之前,切切不可聲張,萬勿泄露消息。”
朱元璋抬目,望著他,滿臉疑惑
“若不聲張,群臣如何計議?三人同行,必有我師,此事總不能咱等幾人率性而定。”
陸知白神色平靜,心中卻道
現今老朱正值盛年,乾綱獨斷,看誰不順眼便懲處。
站在權勢巔峰,視眾人如草芥。
根本難以想象,某些人會有多大的膽量。
陸知白微微挑眉,說道
“那就不議也罷。此等事情若商議,必然眾說紛紜,各執一詞,難以抉擇。
陛下但下決斷,徑直施行便是,群臣難道還敢不從?那就把他換下去。”
朱元璋與朱標皆瞠目而視,詫異地望著他。
朱元璋更是啞然,放聲大笑起來,隻覺有趣
“你終究還是太過稚嫩啦。遷都這般大事,最好還是聆聽百官有何良策,集思廣益。”
但不得不說,陸知白所言,亦有其理。
朱標眉頭深鎖,在思索究竟何種見解更為妥當。
陸知白道“遷都前期籌備漫長,並非旦夕可就。
若是遷延過久,恐生枝節,好事多磨,故而還是慎密行事為好。”
雖未明言,然朱元璋悉心思量,哪有不明之理。
遂點頭認可“咱亦未打算近年就宣告於眾。
尚有遼東等地未靖,亦需積聚財帛……”
他話鋒一轉“但在此之前,咱得先想明白了,究竟何處適宜建都。”
陸知白亦注目輿圖。
要相信前人的智慧。
適宜建都之所,寥寥無幾。
縱觀史籍,南京乃偏南、近海之都。
再往北的中原附近,西安、洛陽、開封,幾乎在同一緯度,自西向東依次布列。
再往北,唯有北平。
其他地方未被反複選作京都,必有其因由。
譬如南陽盆地,雖位置較為居中,然周遭山勢不佳,難以戍守。
陸知白問道“不知陛下與太子殿下,屬意何處?”
朱元璋眯言道
“誠如你所言,這些地方,各有其瑕疵……”
“咱原先思量過鳳陽,隻是鳳陽土地貧瘠,地勢亦受局限,無奈隻得放棄。”
朱元璋微微頓了頓,他隱去了心中的顧慮,未曾言說,也擔憂定都鳳陽,淮西勳貴勢力膨脹之事。
“也曾考慮過開封,起初還將汴梁定為北京。然蒙古人漸次北退,汴梁便失去了戰略意義。”
“況且黃河於汴梁,已然成為地上懸河,水患威脅極為嚴重。”
“再看洛陽,此地倒無太多缺陷,亦是十三朝古都。隻是如同其他地方一般,曆經諸多戰亂,需耗費錢糧重建。”
“提及西安,亦是不錯,卻有個極為棘手的難題,便是缺糧。不知若興修水利,疏浚漕運,能否補救此短處……”
“最後便是北平。遼金元皆曾於此建都。其地理位置著實精妙,連接著華北與遼東。
隻是戰後,北平亦略顯破敗。定都之初,糧食恐亦不足。再者,距關外頗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