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宇科技的研發實驗室裡,大家的熱情依舊高漲。
趙剛還是最先開口“同誌們,咱們基站的設計越來越有模樣了。今天我們得把昨天提到的問題好好解決,讓方案更完善。”
小陳先說軟件算法的情況“趙主管,我們給新算法加了緩衝機製後,又做了好多輪測試。極端情況下的延遲問題基本解決了,現在這個算法在各種模擬環境裡都能穩定快速地處理數據。”
趙剛笑著問“那真是太好了。那這個新算法和咱們其他軟件係統的兼容性怎麼樣?可彆在這出問題。”
小陳回答“我們和其他軟件係統對接測試了,目前沒發現不兼容的情況。不過為了保險,我們還會多做幾次不同場景的測試。”
小李和老張這邊,小李說道“我們給信號發射模塊加了散熱風扇,還優化了散熱通道,重新測試後,高功率長時間運行時溫度能穩定在安全範圍內了。而且這對信號發射的穩定性沒什麼負麵影響。”
老張也說道“我們還調整了一下發射模塊和其他模塊連接的一些小細節,讓它們之間的數據交互更流暢,這樣能更好地保證整個基站的信號傳輸質量。”
趙剛點點頭“不錯,你們做得很細致。對了,不同規格發射模塊的生產難度怎麼樣?我們得考慮以後量產的問題。”
小李回答“我們和生產部門溝通過了,目前來看,按照設計的規格生產,難度不大,隻要工人熟悉了流程,效率應該挺高。”
小王那邊的硬件組也有成果“趙主管,我們用電磁乾擾檢測設備掃描了電路板,發現了幾個有潛在電磁乾擾的地方。我們調整了布線,又加了一些屏蔽材料,現在乾擾問題解決了。新的電路板設計已經很穩定了。”
趙剛問“那成本有沒有因為加這些屏蔽材料增加太多?”
小王回答“沒增加多少,我們找了性價比高的屏蔽材料,對總成本影響不大。而且減少那兩個芯片省下的成本能把這部分抵消掉還有餘呢。”
小趙說材料的事“我們和材料廠商深入溝通了,他們改進了加工工藝,能穩定生產符合我們要求的材料了。我們又做了幾次材料性能測試,都沒問題。而且這種材料的加工工藝改進後,成本還能再降一點呢。”
趙剛很高興“這可真是好消息,這樣我們基站在成本上就更有優勢了。”
散熱方案組的人接著彙報“趙主管,我們把散熱孔的設計又優化了一下。百葉窗式的散熱孔能有效散熱,還能防水防塵。我們做了模擬實驗,用水槍噴水和用灰塵模擬惡劣環境,基站內部都沒受到影響。”
另一個成員說“我們還調整了散熱通道和散熱片的布局,讓熱量能更均勻地散發出去。這樣即使某個部件發熱量大一點,也不會影響整個基站的溫度。”
對於基站外形設計,設計師說道“我們把模塊化設計細化了,每個模塊的連接和拆卸都很方便。我們還設計了專門的工具,能快速完成模塊的更換。而且外形顏色選了和大多數環境都比較搭的灰色,看起來很舒服,也不顯眼。”
另一個設計師說“那些搬運和安裝的把手、固定點我們也設計得更合理了。把手的位置和形狀方便工人搬運,固定點能讓基站在安裝的時候很牢固,能適應不同的安裝環境。”
趙剛說“大家在這些方麵都做得很好。現在我們得談談能耗問題了。大家有什麼想法?”
一位工程師說“我們可以從電源管理芯片入手,選一些效率更高的芯片,這樣能在源頭降低能耗。”
另一位工程師說“對,還有那些模塊在不工作的時候,我們可以設計讓它們進入低功耗模式,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費。”
趙剛說“這些想法都不錯,你們去試試,看看能把能耗降低多少。”
說到穩定性測試,趙剛問“我們的穩定性測試計劃怎麼樣了?”
負責測試的小劉說“我們初步計劃在實驗室模擬不同的環境條件,像高溫、低溫、潮濕、乾燥這些,然後長時間運行基站,看會不會出問題。還有就是模擬大量用戶同時使用的情況,測試信號處理能力和穩定性。”
趙剛說“很好,要把可能出現的情況都考慮到。對了,測試設備都準備好了嗎?”
小劉回答“大部分設備都有了,還有一些特殊設備我們正在聯係采購,應該很快能到位。”
就在趙剛為基站的後續事宜忙碌時,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從薑老那邊傳來。公司之前從薑老那裡訂購的五台光刻機到貨了。這對於天宇科技來說,無疑是如虎添翼。
林宇接到消息後,立刻趕到了光刻機的存放地點。薑老也帶著他的團隊在那裡,正準備開始安裝。
林宇興奮地和薑老打招呼“薑老,好久不見!這五台光刻機可真是及時雨啊,我們公司正需要它們來提升芯片製造能力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