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馬,進宮!”
王宮大內,無數穿著金銀鎧甲的金吾衛正在巡邏。
整個皇宮大內氣氛壓抑至極。
不是本朝壓抑,而是皇宮大內曆來都是如此壓抑。
沙場爭鋒,江湖仇殺,刀光血影都是明晃晃的刀子,血淋淋的戰場。
而皇宮之內,看不到一絲一毫的血腥痕跡。
隻是路過某一處深宮,停留在某一處牆角,便會聞到那赤裸裸的血腥氣息。
後宮深似海,殺人卻無需見血。
此地最為盛產殺人不見血的高手。
養心殿,已經百年未曾大規模修改。隻是有些故障稍作修繕。
故而平平無奇。
但是又說到那句老生常談的老話,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這座位於皇宮大內最為偏僻,最為寂靜的庭院,卻是最為熱鬨,最為繁華的庭院。
原因隻有一個,這裡時常有一位至高無上居住。
大魏天啟皇帝。
說起來這位大魏天啟皇帝,民間不好評價。
因為這位皇帝上位之後,似乎並沒有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情。
北莽還在連年進犯。大漠同樣如此。
四海也不太平。
但是說是罪大惡極,也實在是過分了一些。
他也不喜愛奢華之物,後宮妃子也就那麼幾十人,到了知天命的歲數,也不再往宮內充秀女。
這位皇帝也不大興土木,自己的帝陵修建也是斷斷續續,規模匹配自己的位置,也不過分誇張。
對待民生,延續前朝策略。
對待邊軍,也是供應得當。
沒有為人稱道的地方,也沒有讓人能夠落下來畫餅的地方。
平平無奇。
正如這養心殿的外表一樣,年邁,老態,尋常。
但是外人隻能窺見冰山一角。
至於這座冰山位於海底下有多麼的龐大深不可測,隻有了解的人才能夠清楚。
曹羅站在養心殿前,看著眼前恢宏卻又尋常的宮殿,深呼吸了一口。
抬起頭,鎏金牌匾上麵刻著四個大字。
筆走龍蛇,瀟灑不凡。
【上善若水】
這四個大字出自於他的那位好兄弟,疑似仙人轉世的道親王。
其實曹羅並不喜歡來後宮,對於曹羅來說,這裡沒有誦經聲,沒有朝拜聲,沒有香火味。更沒有人情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這座皇宮大內流了太多的血,任何的味道在這裡都會被湮滅到無聲無息。
他不喜歡,但是也不得不來。
同時,曹羅的心中更是打起十二分的警惕。
與尋常的凡俗百姓看法不同,曹羅認為,自己的這位老不死的親爹,當今的天啟皇帝,按照權謀算計,可在魏國兩百年十六位帝王之中,排行前三。
兵書上有一句話說得很好,善戰者無赫赫之功。這句話來描寫如今的聖上恰如其分。
大漠猖狂,妖魔叢生,但是朝廷可曾聽聞大漠出了亂子,影響到魏國內部?
北莽遊牧民族騷動,數十萬鐵騎南下,卻被死死的擋在北境長城之外,可有一兵一卒踏過了邊關?
四海倭寇頻頻襲擾。今日劫掠,明日劫掠。可有重大城池失陷?
如今天地大昌,各方風起雲湧。香火神靈頻頻出現。妖魔邪祟橫行世間。
可是即便在如此的情況,環境下,可有一個州府反叛?甚至自治?
沒有,一個都沒有。
如果這還不能體現這位天啟皇帝的權謀心術的話。
八王掌控朝局,位高權重,全是七珠親王,實力盤根錯節。黨羽自成。
可是這位依舊是簡簡單單的一道政令,就讓他曹羅的王珠丟掉了一顆,讓許多廟堂跟隨他的重臣掛印辭職。
這種城府手段,足以體現了吧。
而麵對這樣的皇帝,既是臣子又是兒子的曹羅。壓力山大。
好似整座天下壓在了他的肩膀上。
但是從某一方麵來說,這位天啟皇帝,不就是這一座魏國天下嗎?
一道慘白猶如鬼影的身影悄無聲息的出現在殿外。捧著浮塵。麵無表情。嘴唇猩紅。
“韓貂寺。”
“三殿下久等了吧。萬歲爺剛剛打了一個瞌睡,這才剛醒。在裡麵叫您進去呢。”
曹羅笑了一聲,隨後向裡麵行禮。才對著身邊輕聲說道。
“麻煩韓貂寺了。”
莫要小瞧這位韓貂寺。皇宮大內的人都知道,這位韓貂寺如今已經是大成的金剛境界。如若不是天閹之人,恐怕有很大的希望成為太玄境界。
還有一方麵,那就是此人深得天啟皇帝的信任。
曹羅跨過門檻,頭都不敢抬,踩著油潤的紫檀木地板。轉了幾個彎,越過了幾個帷帳。
抵達了地點。
“兒臣曹羅,見過父皇。”
“跪著吧。”
曹羅應了聲,隨後安靜的跪在原地。
不過是,頭頂傳來一道略微蒼老的聲音。
“你來為何,朕了解。”
“魏國宗室之中,能出上林王這種豪氣乾雲之人,朕心中十分欣慰。故而,朕打算批了這一條折子。”
“上林府的謀劃,手筆尚可,你那幾位接壤的好兄弟的幕僚自然也會分辨出來其中深意。”
“朕問你一句,如若讓你抗住你那兩位好兄弟的壓力。你。。抗不扛得住?”
“朕與你實話實說,開疆拓土之事,朕十分喜歡,尤其是這種百利而無一害的無本買賣,還有大功於本朝社稷。
朕最為喜歡。如果你抗的下來。
這個王珠,還給你就還給你了。”
曹羅眼神堅定,呼吸急促。
“兒臣,萬死不辭!”
第二日大朝會,朝野震動。
那位前不久遭受訓斥的佛親王曹羅上書,請聖上批上林王府開疆拓土事宜。
八王之中的兩位親王連忙出聲反對。甚至不惜惡言相向。相互攻訐!
諾大的魏國朝堂雞飛狗跳。但是最後卻以曹羅的勝利告終。
以死作保!
那位許久不曾管事的天啟皇帝批準了這一道折子。
佛親王曹羅再度讓出來了許多權利。
賦閒在家。成了讓坊間人恥笑的八王之一。
與此同時,數百位僧人離開了一座座寺院,順著龍江順流而下。直至上林府。
一支為數數萬的兵馬悄無聲息的從大漠抽身。徑直趕往魏國南境。
而夾雜在其中的一位掌兵一千的校尉劉贏。
一臉懵逼。
樊屠麵露癡笑。
黃巢更是摸不到頭腦。
“草?奉旨回家?搞什麼???”
喜歡從青衣城隍到萬世道君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從青衣城隍到萬世道君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