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那時候,青黴素的提純工藝複雜得要命,產量少得可憐,
最貴的時候一個月才產60g,到了1945年才勉強一個月產391g,一克青黴素就得25美元,都能買一支p40衝鋒槍了。
現在二戰還沒全麵開打,傷兵少,青黴素的作用還沒顯現出來。
青黴素的偉大發明者弗萊明現在正到處找資金支持呢,可惜他的申請跟扔石頭進大海一樣,連個泡都沒冒。
再過一年,要不是澳大利亞的一個藥物學家注意到他的論文,這青黴素的發明怕是要被放棄了。
再說那時候的藥物提純技術,那叫一個差勁,一升培養液才能產出兩個單位的青黴素,
再加上沒藥廠支持,那些科學家拚死拚活弄出來的青黴素還不夠一個病人用的。
但衛寧不一樣,他站在時代的肩膀上,有辦法讓青黴素的產量飆升。
就算不用什麼青黴素人工合成生產線,他也知道幾個能提高青黴素產量的好辦法。
比如用玉米漿代替蔗糖做培養液,青黴素產量就能提高20倍。
再比如用哈密瓜做黴菌菌種,再加上射線照射處理,產量能提高1000倍。
要是能用上1975年以後麻省理工學院的技術人工合成青黴素,那產量就得按噸算了,一桶接一桶的高純度青黴素造出來,還愁沒錢花?
衛寧心裡有了盤算,得先把青黴素這個搖錢樹給抓在手裡。
現在老麥克那邊的天刃公司也應該開起來了吧,得找個機會聯係聯係老麥克,
讓他趕緊去美國,不僅要招募一大批人才,還得儘快把公司開到美國去。
賺美國佬和英國佬的錢,那多痛快啊!
當然,人才的問題不是短時間內能解決的,而且現在的中國正處在戰火紛飛之中,
就算衛寧開出再高的價錢,恐怕也很難吸引到足夠多的人才冒著生命危險來這裡效力。
想要吸引全球的人才,那得有塊響當當的招牌才行。
那招牌怎麼才能更響亮呢?
得靠打出去!
威名和聲譽都是靠打出來的!
隻有通過戰鬥,才能打出一片安全的區域,才能打出良好的生存環境,才能讓人才心甘情願地來這裡。
衛寧琢磨了一會兒,把李振剛叫了過來,直截了當地問:“你的英文水平咋樣?”
李振剛愣了一下,回答道:“衛爺,當初在東北大學,我學過一些英文口語,但這六年一直在打仗,早就說得不利索了。”
衛寧直接從武器庫裡拿出了兩本英文教材:“有空練練英文,過陣子我們可能得去趟上海。”
李振剛點了點頭:“好,衛爺。”
衛寧又說:“還有,當初離開上海時,我讓老麥克在上海萬國商會開了家天刃洋行。你派人去找找報紙,看看上麵有沒有這家洋行的電報聯係方式。”
“是,衛爺。”
衛寧:“你再把黃強、楊瑞符、郝廣、各分隊隊長、步兵第1團的各營長和各連長都叫過來,事不宜遲,咱們召開第一次軍事大會。”
“是,衛爺!”
眾人到齊後,衛寧在桌子上鋪開作戰地圖,然後打開一盒香煙,讓想抽的人自己點上,中間還泡著一壺茶。
接著,衛寧拍了拍手,楊二蛋親自帶人在大門口站崗,防止有人偷聽軍事機密。
衛寧問:“有沒有人要去上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