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武侯預伏錦囊計,魏主拆取承露盤_深度解析三國演義經典哲思_思兔 
思兔 > 綜合其他 > 深度解析三國演義經典哲思 > 第105章 武侯預伏錦囊計,魏主拆取承露盤

第105章 武侯預伏錦囊計,魏主拆取承露盤(1 / 2)

一、七律詩詞對《周易哲學視角下的〈三國演義〉第105回解析》

(一)《易理析三國105回》

武侯遺計蘊神機,魏主驕奢亂象彌。

卦象陰陽窺蜀魏,乾坤變數演傳奇。

魏延狂悖終遭戮,楊儀矜驕亦慘淒。

承露盤前興土木,興衰易理此中棲。

(二)詮釋:

首聯“武侯遺計蘊神機”,這一句強調諸葛亮在死後還能預伏錦囊計,體現出他的深謀遠慮和神機妙算。在周易哲學中,這種對未來的準確預判可以理解為對事物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諸葛亮憑借自己的智慧和經驗,預先安排好了應對魏延可能造反的策略,展現出他非凡的謀略和遠見卓識。

“魏主驕奢亂象彌”,描述了魏主曹叡大興土木、拆取承露盤追求長生不老等驕奢行為,導致國家亂象叢生。這與周易哲學中“亢龍有悔”的道理相契合,曹叡在政權穩固後過度追求享樂和虛榮,不懂得收斂和自省,最終使得國家陷入混亂,民心離散。

頷聯“卦象陰陽窺蜀魏”,周易哲學中的陰陽觀念可以用來分析蜀魏兩國的局勢和人物關係。在第105回中,諸葛亮代表著蜀漢的正義和智慧,是陽的一麵;而魏延的造反行為以及他的自負和狂妄,則是陰的一麵。陰陽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推動著故事的發展。同時,楊儀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的調和作用,他與魏延的矛盾和衝突,也反映了陰陽之間的平衡與失衡。

“乾坤變數演傳奇”,乾坤代表著天地萬物的變化和發展,在三國這個動蕩的時代,局勢瞬息萬變,充滿了各種變數。第105回中,魏延的造反、諸葛亮的錦囊計以及曹叡的行為等,都是乾坤變數的體現。這些變數使得故事充滿了傳奇色彩,也讓讀者感受到了曆史的波瀾壯闊和命運的無常。

頸聯“魏延狂悖終遭戮”,魏延自恃功高,不聽從指揮,甚至起兵造反,這種狂悖的行為最終導致了他的失敗和死亡。從周易哲學的角度來看,魏延的行為違背了“君子以順德,積小以高大”的道理,他過於自負和狂妄,不懂得順應時勢和道德規範,最終自食惡果。

“楊儀矜驕亦慘淒”,楊儀在成功平定魏延之亂後,自恃功高,口出怨言,最終被貶為庶民,羞慚自刎而死。這也反映了周易哲學中的“滿招損,謙受益”的道理,楊儀在取得勝利後過於驕傲自滿,不懂得謙虛謹慎,最終落得個悲慘的下場。

尾聯“承露盤前興土木,興衰易理此中棲”,曹叡拆取承露盤大興土木的行為,不僅是他個人追求長生不老的荒謬之舉,也反映了曹魏政權的衰落和腐朽。從周易哲學的興衰理論來看,一個政權的興衰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曹叡的昏庸和驕奢,使得曹魏政權逐漸走向衰落,而蜀漢和東吳也在不斷地發展和變化。這一回的故事中,興衰易理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讓讀者深刻地感受到了曆史的滄桑和變化。

(三)《三國演義》第105回回目,經典梗概,主題思想,經典情節,經典詩句,經典典故及指導思想

《三國演義》第105回回目:

武侯預伏錦囊計,魏主拆取承露盤。

經典梗概

諸葛亮死後,魏延不服楊儀領兵,燒斷棧道,引兵攔路,並上奏後主說楊儀造反。楊儀也緊急上表,奏稱魏延背反。二人接連具表,各陳是非。薑維和楊儀按照孔明留下的錦囊妙計行事,楊儀在陣前激魏延,讓他大喊三聲“誰敢殺我”,魏延恃勇大喊,結果被馬岱出其不意斬於馬下。隨後楊儀等人扶諸葛亮靈柩到成都。與此同時,魏主曹叡耽於聲色,在許昌大興土木,還將長安漢武帝時修建的承露盤拆往許昌,眾官進諫,曹叡不聽。

主題思想

體現忠誠與背叛的博弈魏延與楊儀的爭鬥,凸顯了忠誠與背叛在人們心中的不同理解和表現。魏延自恃功高,不服楊儀指揮,其行為在蜀漢陣營看來是造反;而楊儀雖與魏延有矛盾,但一直堅定維護蜀漢政權,代表著對諸葛亮以及蜀漢的忠誠。這反映出在權力交接、局勢動蕩之時,人心的複雜和對忠誠的考驗。

批判統治者的昏庸曹叡大興土木、強拆承露盤、追求長生不老等行為,體現了他的昏庸和奢靡。作者通過對曹叡這些行為的描寫,批判了封建統治者的腐朽,暗示了這樣的統治必將導致國家的衰敗。

強調智謀的重要性諸葛亮雖已去世,但他生前預設的錦囊計成功製服了魏延,展現了他的深謀遠慮和超凡智慧。這也體現了在三國紛爭的時代,智謀對於戰爭勝負、政權穩定的重要性,進一步強調了諸葛亮作為智慧化身的形象。

經典情節

魏延被斬楊儀依計在陣前讓魏延大喊三聲“誰敢殺我”,魏延自恃勇猛,認為天下無人敢敵我,大喊之後,被馬岱在其背後出其不意地斬殺。這一情節將魏延的狂妄自大和楊儀等人的智謀展現得淋漓儘致,具有很強的戲劇性和張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曹叡強拆承露盤曹叡為了追求長生不老,不顧眾臣反對,強令拆取長安的承露盤。這一情節不僅體現了曹叡的昏庸,也從側麵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動蕩和統治者的腐朽,成為三國後期曹魏政權逐漸衰落的一個縮影。

經典詩句“諸葛先機識魏延,已知日後反西川。錦囊遺計人難料,卻見成功在馬前。”這首詩高度概括了諸葛亮對魏延的預判以及錦囊計的成功,讚揚了諸葛亮的先見之明和神機妙算,同時也為魏延的結局增添了一份感慨和歎息。

經典典故

魏延的“反骨”在《三國演義》中,劉備初見魏延時,諸葛亮便說魏延腦後有反骨,日後必反。這一說法雖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成為了魏延這個人物形象的一個重要標簽,也為後來他與楊儀的矛盾以及被認定為造反埋下了伏筆。

承露盤漢武帝時期建造了柏梁台,台上有銅人捧露盤,承接三更北鬥之甘露,據說服用此甘露可長生不老。曹叡迷信此說,派人拆取承露盤,這一典故反映了古代統治者對長生不老的追求以及這種追求的荒謬性。

指導思想

《三國演義》總體上體現了“擁劉反曹”的正統思想。在第105回中,通過描寫魏延與楊儀的矛盾以及曹叡的昏庸,進一步突出了蜀漢政權的正統性和曹魏政權的腐朽性。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仁政、智慧、忠誠等品質的推崇,以及對昏庸、殘暴、背叛等行為的批判,寄托了人民對明君仁政、社會安定的渴望。

二、《周易哲學視角下的〈三國演義〉第105回解析》

《三國演義》第105回“武侯預伏錦囊計,魏主拆取承露盤”,這一回目蘊含著豐富的故事和深刻的哲理。從周易哲學的角度來深度解析,更能揭示其中的奧秘與深意。

在這一回中,“武侯預伏錦囊計”展現了諸葛亮的深謀遠慮和智謀超群。這與周易哲學中的“變易”觀念相契合。變易是周易哲學的核心概念之一,它強調事物的變化和發展是永恒的。諸葛亮能夠預見到未來可能發生的情況,並提前做好準備,正是運用了變易的思維方式。他根據對人性的洞察和對局勢的分析,巧妙地設計了錦囊計,為應對可能出現的變數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同時,“武侯預伏錦囊計”也體現了周易哲學中的“居安思危”思想。在平靜的表象下,諸葛亮始終保持著對潛在危機的警惕。他明白,戰爭的局勢瞬息萬變,隻有提前做好謀劃,才能在關鍵時刻占據主動。這種居安思危的意識,使得他能夠在複雜的局勢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出正確的決策。

而“魏主拆取承露盤”這一情節,則反映了曹魏政權的衰落和統治者的昏庸。在周易哲學中,“亢龍有悔”這一卦象可以用來解釋這種現象。當一個人或一個政權達到鼎盛時期後,如果不能保持清醒和謙遜,繼續過度擴張和追求虛榮,就會走向衰落。曹叡耽於聲色,大興土木,強拆承露盤,追求長生不老,這些行為都是他驕奢淫逸、失去民心的表現。他的昏聵統治,使得曹魏政權逐漸失去了往日的輝煌。

從這一回中,我們還可以看到周易哲學中的“陰陽平衡”觀念。諸葛亮與魏延、楊儀之間的矛盾與爭鬥,正是陰陽兩種力量相互作用的結果。諸葛亮代表著智慧和正義,而魏延則代表著勇猛和自負。楊儀則在其中起到了調和陰陽的作用。他們之間的矛盾和衝突,推動了故事的發展,也展現了人性的複雜。在一個組織或社會中,各種力量相互製衡,隻有保持陰陽平衡,才能實現和諧與穩定。

此外,“武侯預伏錦囊計”中的“錦囊”也具有深刻的象征意義。在周易哲學中,“象”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可以用來表達事物的本質和規律。錦囊可以被視為一種象征,它代表著智慧和謀略的結晶。諸葛亮通過錦囊計,將自己的智慧傳遞給了後人,也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這種象征意義,體現了周易哲學中“傳承”的重要性。智慧和文化需要不斷地傳承和發展,才能在曆史的長河中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最新小说: 漢末:從交州開始製霸 騙男孩子睡覺的100種方法 雪上壓霜 夫君,饒命啊 憨憨和呆呆 爺,王妃又改嫁了 正想穿越現代去致富,我重生了 超級抽獎係統 通天雷武神 糟糕!不小心懷了倆鳳凰崽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