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連珠炮般的提問,王莽僅是淡然地掃了杜甫一眼,他的神色依舊平靜如水,繼續以他那沉著的語調安撫著在場的人群“無需擔憂,諸位隻管放寬心,各歸其所。去吧,去儘情領略這個世界的無儘美好。”
他的話語中流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沉穩,仿佛有種魔力,使得在場每一個人都不由自主地感到一絲安心。
隨後幾日,在無憂穀中,眾人紛紛按照王莽的提議,各自展開了自己的活動。
王莽向他們透露“儘管這裡的人物隻是異度空間的映射,或許與你們心中的形象有所差異,但基本上,這裡是一個彙聚了所有曆史人物平行世界同位體的所在。所以,去尋找你們心中的偶像吧!”
這番話如同石落湖心,激起了層層漣漪,眾人聽後無不激動難抑,滿懷期待開始了他們的探索之旅。
孟浩然已踏足無憂穀,這位詩壇巨匠,李白的仰慕對象之一,終於出現在他的眼前。
然而,人性往往如此,一旦擁有了,便不再珍惜,心中更渴望那些尚未觸及的。
因此,李白並未在孟浩然的平行同位體,而是繼續追尋其他偶像的平行同位體。
李白心中懷揣著兩個夢想一是成為一名初入朝廷的將相之才,二是追求修仙問道,探尋生命的真諦。
在修仙問道這條路上,他有一位指引前路的師傅和一個心向往之的仙人。
這位師傅便是司馬承禎,一位與李白有著深厚友誼的道教高人。
在李白的詩作《大鵬遇稀有鳥賦》中,他描繪了與司馬承禎初次相見的情景,那首詩如同一座橋梁,連接了兩人的心靈,見證了他們友誼的。
詩中,李白以大鵬自比,將司馬承禎比作稀有之鳥,這不僅是對彼此才華的讚頌,更是對相互尊重的深情表達。
司馬承禎,上清派茅山宗的第十二代宗師,對道家經典和傳說如數家珍,聲名遠播。
他如同一位燈塔,為李白指引著修仙之路。
然而,李白並未遵循他的指引,他來到這世間,就是要體驗人間煙火,哪怕遍體鱗傷,也要走一遭。
倘若他當初隨司馬承禎修仙,那麼世上或許就少了那位風華絕代的李太白。
當李白終於找到司馬承禎時,司馬承禎一眼便洞察了李白的真實身份——他並非來自這個世界。
兩人進行了深入的交談,彼此的心靈在對話中交織,共同探索著生命的奧秘和宇宙的真理。
最終也不過留下一句太白之道亦道也!
另一位令李白心馳神往的偶像,便是東晉時期的著名道士葛洪。
杜甫曾在他的詩作中提及李白的這一崇拜,詩雲“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這首詩透露出杜甫對李白未能追隨葛洪修仙問道的一絲遺憾,也反映了李白心中的矛盾與掙紮。
然而,李白找了半天也沒找到人,對方世界的副本還是太大了!
與此同時,杜甫也在追尋著他的偶像——那位智慧的化身,三國時期的蜀漢丞相諸葛亮。
杜甫在詩中表達了對諸葛亮的敬仰“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