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蕩。
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
日月運行,一寒一暑。
天地茫茫,世事滄桑。
凡囂俗塵,逐利追名。
人不能總是抓住過去的事而不放手,對受過的傷害和責難而耿耿於懷,甚至對無關緊要的人和事而無休止的消耗自己。
一切皆於兩個字“放下”。
早上5點半左右,張曉峰開車先把張玉萍接上車,然後去接米老板。
陽光普照大地,早起的人們已經穿梭在北京的大街小巷……
霎時,北京沸騰了,又開始了新的一天,天天如是,但天天不一樣。
風吹楊柳,輕搖枝條,萬般柔情,恰似故人歸。
車行駛在高速路上,風馳電掣。
米仁義坐在車裡想著這幾天發生的事,感覺到自己是不是太焦慮了。
什麼事都想一下子就完成。
不隻是焦慮現在,還焦慮未來。
是不是自己格局的原因,自己的格局沒有打開。
也許打開格局,會發現另一個世界。
心裡在盤算著,給自己找點安慰的理由。
也許除了自己的想象力,沒有什麼東西能夠攔住?
再親密無間的人,也隻能做依靠而非支撐。
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仆雖不肖,常師此語。
不知不覺中,米仁義睡著了,伴隨著其呼嚕聲均勻地回蕩在車廂內。
河北大城縣的古玩市場每周二開市,已存在30餘年了。
上午8點左右,米仁義一行三人來到了大城縣紅木文化新城,在其東北300餘米處就是大城縣的古玩市場。
映入眼簾的是亭台樓閣,小橋流水,頗具古風。
自有一番詩情畫意,彆具一格。
青磚紅瓦,一派複古之相,蕩漾著時代的問候。
人來人往,夏天的風與人們的笑容相輝映,如燕趙之地的胸懷寬廣,粗獷而不失肅穆,自有另一種情懷。
古玩市場大約有15公裡長,天還沒亮,就有人打著手電筒開始買賣。
剛蒙亮時已經占滿了攤位,該地曾被譽為全國最大的古玩市場。
全國各地的古玩愛好者都來此淘寶,由於出名,吸引了許多愛好者前來交流。
此地曾經出現過國寶級的珍品被撿漏的事,時有發生,向世人仿佛發出無聲的呼喚,“來撿漏吧”。
米仁義來大城,主要是想買點生意貨,放在古玩店櫃台賣。
更主要的是很長時間沒有逛地攤了,也想從中聽聽古玩一線玩家的聲音。
了解一下市場的需求,購買者的喜好等,以此判斷自己的經營方向和發展思路。
“師夷長技以製夷”,同時對於自己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
從南邊開始往北邊走,走走停停,東張西望。
看見人多的地方就駐足,聽聽買者與賣者的言談,從中捕捉到有用的信息。
對成交的品種及價格,讓張玉萍用心記下來,最後統計,方便分析價格趨勢和品種追求愛好等。
看見買貨的人,不論成交與否,好像大多都對一個品種,晚清的淺降彩很感興趣。
地攤上,有半數左右的攤位都有此類瓷器在售,而且詢價的買者,也多是朝這種晚清淺降彩瓷器詢價。
難怪大家轉變了觀念,以前都是追求明清官窯瓷器,特彆是對清三代瓷器更是情有獨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