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挺好的。”
石慧也點頭道“金庸武俠在香港乃至東南亞都很受歡迎,張三豐是他小說中很重要的一個人物,有群眾基礎!”
這時候,還沒“同人”小說的概念,但其實這就是“同人”,是二創。
其實,這個故事脫胎於1993年的電影《太極張三豐》,李連捷和錢小豪主演的那個。
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霸氣台詞,在後來的網絡小說中和視頻中經常出現。
第一個都這麼猛,第二個也不會差了,傅奇很是興奮和期待,都有點迫不及待了,道“那第二個主意呢?”
林正軍道“拍武打片,用的人多,外景多,必須拍些祖國的壯美山河,讓外國人了解向往我們的大好山河。但相應的,成本也高。”
“傅總經理雖然沒有給我透底,但我大約也能看出來,長城公司的財務應該是很緊張的。”
傅奇點頭道“沒錯。我們的資金的確緊張,特殊十年隻顧搞工人運動,都沒拍戲,等新時期到來,香港電影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我們跟不上時代了,拍的五部電影都是血虧的。包括《少林寺》項目,也是一個喜愛少林傳統武術文化的日本和尚投資的……”
林正軍道“所以,我第二個故事,是一個小成本驚悚片,也就是恐怖片!”
“正軍,你的思路真是開闊,恐怖片在美國很受歡迎的。”
傅奇嘖嘖稱奇,他沒想到林正軍思想轉變這麼快,捕捉市場信息的能力這麼強。
石慧補充道“比如這兩年上映的《大白鯊》《德州電鋸殺人狂》,還有今年上映的《異形》,票房都很不錯……”
梁曉聲撓撓頭,不解地道“奇了怪了,美國鬼子真有意思,專門看電影自己嚇唬自己,不是有病嗎?”
“人都有一種追求刺激的心理,甚至說,恐懼感和危機感本身就是人的一種心理需要。”
林正軍道“尤其是當一個人衣食無憂的時候,無法從自然界和社會中獲得此類感受,那就需要文藝作品來代償。”
“但本質上來說,恐怖電影雖然緊張,但並不會加深觀眾的心理恐懼,反而能夠讓觀眾徹底沉浸到劇情中,忘記現實生活中的煩惱瑣事,獲得刺激與滿足,乃至獲得力量與希望,所以,反而具有解壓和釋放的作用。”
“恐怖電影,往往反映了現代人的內心焦慮與不安,揭示深層次的人性和文化心理結構,折射出社會問題,也承載著社會意義。”
傅奇和石慧越聽越是心驚。
截止目前,國內恐怖類型電影還是一片空白,林正軍絕對沒有機會看過。
但他僅憑一些電影資料,就對此類電影的本質把握如此深刻,實在令人歎為觀止。
傅奇興奮地道“正軍,那你具體想寫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
林正軍道“在香港,有一對家境優渥的夫妻,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但是呢,生第三個孩子的時候,就流產了。”
“為了治療心理陰影呢,他們就決定去孤兒院領養一個孩子。”
“在孤兒院呢,他們見到了一個九歲的,非常漂亮懂事兒,並且非常有藝術天賦的孩子,畫畫啊鋼琴啊,都很棒,甚至讓男女主人都自歎弗如那種!”
“把小女孩領回家呢,先是有一段甜蜜的時光,但緊接著,女主人就發現了女孩的異常!”
“她在自己跟前一副麵孔,在丈夫跟前又是一副麵孔,而且有暴力傾向,弟弟用氣槍打傷了一隻鳥,她拿起塊板磚替弟弟幫鳥結束了痛苦,這讓女主人很驚恐,同時也產生排斥。她偷吃生肉,甚至,她還傷害女主的兩個孩子,但丈夫死活不相信,反而在小姑娘的挑撥離間下,愈發反感女主。”
“女主開始調查,找到了孤兒院的修女,結果修女死亡,再繼續調查,收養過她的家庭,已經死了9個人,她之前也被收養,向前養父求愛,求愛不成怒火中燒,直接乾掉了一家人。”
“原來,這個小女孩,根本不是什麼小女孩,而是一個33歲的老女人。並且,她是日本人的後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