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是他們啟發了自己寫這個故事,現在小說寫成了,也算有個交代;
二則,他們是戲曲表演藝術家,可以把把關,免得有常識性錯誤,貽笑大方。
結果,常香玉和孫玉敏看完,都感動得不行。
“這小說讓我想起好多老師,我們撐住了,可是他們沒撐住……”
“可不咋的,就光戲曲界就有周信芳蓋叫天嚴鳳英言慧珠這麼些人,更彆說曲藝界的!”
“誰說不是呢,太可惜了!”
林正軍道“幾位老師,你們瞅瞅這小說裡,有沒有常識性錯誤?畢竟,戲曲我是外行,民國、解放初,我還沒出生呢……”
“一點毛病沒有,這小說寫得真地道,你瞧瞧,民國前天橋劇場寫得多真啊,就跟在眼前似的!”
孫玉敏拿著小說手稿念道“京劇寫得也專業,你瞧瞧這段,寫蝶衣唱‘思凡’,‘他灘著蘭花手,繞著腕花,在院子中的井欄邊上,輕輕走圓台,一步,一步,一步……’哎呦呦,寫得真真的,活靈活現啊,作者肯定是個老票友,寫到戲曲時,濃墨重彩,一點不露怯!”
大家都說林正軍戲曲部分寫得很好。
看到他們這麼反應,林正軍也不擔心了。
直接把小說手稿交給了劉新武,計劃發表發表在今年最後一期的《十月》上,也算是還了他在《人民日報》給自己塑金身的人情了。
可劉新武還對他充滿感激呢,笑著道“正軍,多謝多謝,有你這篇稿子壓陣,今年最後一期《十月》,誰都不怵,能和《人民文學》叫板了。”
林正軍笑道“你要真謝我,我還真有一件事請你幫忙。”
“你說,隻要兄弟能幫得上,絕對不含糊。”劉新武拍了拍胸脯道。
“我想買在京城買一套四合院。”林正軍道。
重生回來,不買四合院,豈不是白來一趟。
四合院的升值潛力巨大,未來二三環的四合院,基本上都能價值幾千萬乃至上億,拆遷賠償沒準數目更多。
當然,林正軍並不是考慮到拆遷和升值,而是他本身就很喜歡四合院。
室外的這些生活空間,好比一座露天的大起居室,把天地拉近人心,有一種天人交融的美妙感覺。
前世他發達後,也曾經想在燕京置辦四合院,但那時候價格已經太貴了,遠超其本身價值。
再說,他孤身一人,也沒有老婆孩子,住那麼大院子,不顯熱鬨,倒更顯得孤獨淒清了。
但今世不一樣了。
他有唐曉芙,以後再多造幾個孩子,把四合院布置一番,天棚魚缸石榴樹,皮襖煙袋老肥狗,每天蹲在石榴樹下,抱抱孩子,盤盤核桃,逗貓遛狗,白衣不啻王候,誠為人間至樂。
林正軍之所以找劉新武,就是他是燕京文學圈的當紅炸子雞,交遊廣闊,甚至比王蒙的人脈關係還要複雜。
“我草,你真有錢。”劉新武豔羨不已“我住的房子,隻有十平米,你都要買四合院了。”
眼下四合院基本上要500塊左右一間,一套四合院那就十六七間房子,要八九千塊錢。
放眼四九城,還真沒多少人拿得出來。
但人家林正軍可以啊,且不說集體副業了,光寫劇本小說就能賺夠這個數。
“彆廢話,你能幫忙找到不?”林正軍問。
“應該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