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張儀連橫:秦國的外交策略_中國人,上下五千年_思兔 
思兔 > 綜合其他 > 中國人,上下五千年 > 第37章 張儀連橫:秦國的外交策略

第37章 張儀連橫:秦國的外交策略(1 / 2)

在戰國那個風雲激蕩、波瀾壯闊的曆史舞台上,秦國的崛起猶如一顆璀璨的星辰,在眾多諸侯國中熠熠生輝。而在秦國走向強盛的道路上,張儀所推行的連橫策略無疑是其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它如同一條堅實的紐帶,將秦國的發展與複雜多變的國際局勢緊密相連,為秦國最終實現統一六國的宏圖大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張儀以其超凡的智慧、卓越的口才和深謀遠慮的外交手段,在各國之間縱橫捭闔,成功地為秦國在紛繁複雜的國際局勢中開辟了一條獨特的發展道路。

一、張儀連橫策略的背景

戰國時期,是中國曆史上一個充滿變革與動蕩的時代。各國為了爭奪土地、人口和資源,展開了激烈的角逐,戰爭頻繁,局勢變幻莫測。

在這個充滿競爭與衝突的時代,秦國經曆了商鞅變法,實現了政治、經濟和軍事等方麵的全麵改革。商鞅變法廢除了世卿世祿製,實行軍功爵製,極大地激發了秦國軍民的戰鬥積極性;重農抑商政策促進了農業的發展,為秦國的軍事行動了充足的物資保障;推行郡縣製加強了中央集權,提高了國家的治理效率。這些改革措施使得秦國的國力迅速提升,逐漸在七雄中嶄露頭角。

然而,秦國的強大引起了其他六國的警覺和不安。為了抵禦秦國的擴張,維護自身的利益和安全,六國紛紛采取合縱策略,即南北向聯合起來,形成一個強大的聯盟,共同對抗秦國。合縱聯盟在一定程度上對秦國的東進構成了巨大的障礙,使得秦國在對外擴張的道路上遭遇了重重困難。

在這種形勢下,秦國若想打破六國的合縱聯盟,實現自己的統一大業,就必須采取一種全新的、更加靈活有效的外交策略。張儀的連橫策略便是在這樣的曆史背景下應運而生。

張儀,這位出身貧寒卻胸懷大誌的縱橫家,敏銳地洞察到了戰國時期國際關係的微妙變化和各國之間的利益矛盾。他深知,單純依靠軍事力量的強攻難以打破六國的聯合防線,而通過外交手段分化瓦解敵人,拉攏盟友,才是秦國實現戰略突破的關鍵。

二、張儀連橫策略的核心內容

張儀的連橫策略,猶如一場精心布局的棋局,每一步都蘊含著深刻的謀略和智慧。其核心內容可以概括為“事一強以攻眾弱”,旨在通過拉攏部分國家,打擊其他國家,逐步實現秦國的統一目標。

1分化瓦解

張儀深知六國合縱聯盟雖然表麵上團結一致,但實際上各國之間存在著諸多矛盾和利益衝突。這些矛盾和衝突涉及領土爭端、資源分配、政治地位等多個方麵。

例如,燕國和趙國之間長期存在著邊境領土的糾紛,齊國和楚國在爭奪商業利益方麵時有摩擦,魏國和韓國則在政治地位和資源分配上存在不滿。張儀充分利用這些矛盾,精心策劃,采取分化瓦解的手段,逐個擊破六國的聯盟。

他會選擇與聯盟中實力較強、影響力較大的國家如齊國、楚國等進行外交接觸。通過深入了解這些國家的核心利益和訴求,張儀以巧言令色和誘人的承諾,試圖誘使它們與秦國結盟,從而打破合縱聯盟的整體結構。

在與各國君主的談判中,張儀善於誇大其他國家的威脅和潛在的危險,讓目標國家感到自身利益受到了威脅,隻有與秦國結盟才能保障安全和利益。同時,他還會承諾給予一定的經濟、政治或軍事上的支持,以增加誘惑。

2遠交近攻

這一策略是張儀連橫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體現了他對地理、政治和軍事形勢的精準把握。

秦國位於中國的西部,與東方六國在地理位置上存在著遠近之分。基於這一地理特點,張儀主張秦國與距離較遠的國家保持友好關係,避免樹敵過多。這些遠方的國家由於與秦國在地理上相隔較遠,直接衝突相對較少,且在短期內對秦國的威脅較小。

通過與遠方國家建立友好關係,秦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後顧之憂,避免陷入多線作戰的困境。同時,這種友好關係還可以為秦國爭取到一定的外交支持和戰略緩衝空間。

而對於距離較近的國家,張儀則主張采取積極進攻的策略。這些鄰國與秦國在領土、資源等方麵存在著直接的競爭和衝突,且對秦國的安全構成了較為直接的威脅。通過逐步蠶食這些鄰國的領土,秦國能夠不斷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增強自身的實力。

這種策略的實施,使得秦國能夠集中力量,有針對性地打擊對自己威脅最大的敵人,同時避免了因戰線過長而導致的兵力分散和後勤補給困難等問題。

3利益誘惑

在外交談判中,張儀善於運用利益誘惑來打動各國君主。他深知人性的弱點,明白對於許多君主來說,權力、財富和領土的誘惑往往是難以抗拒的。

張儀會向各國君主詳細描繪與秦國結盟所能夠帶來的豐厚回報。這些回報可能包括土地的割讓、財富的賞賜、政治地位的提升等。對於一些貪圖眼前利益、目光短淺的君主來說,這種誘惑常常能夠使他們忘卻長遠的戰略考慮,輕易地背離合縱聯盟,轉而與秦國結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例如,他可能會向某個君主承諾,隻要與秦國結盟,秦國將幫助其奪取鄰國的一塊肥沃土地,或者給予大量的金銀財寶作為賞賜。對於那些在國內政治鬥爭中處於弱勢地位的君主,張儀則會承諾政治支持,幫助其鞏固地位。

然而,張儀的這些承諾並不總是能夠完全兌現。有時,他會在達到目的後尋找借口推脫或改變承諾,但在當時的情況下,這些誘惑已經足以使許多君主做出錯誤的決策。

三、張儀連橫策略的實施過程

1破楚齊聯盟

楚國,作為六國合縱聯盟中的重要力量,擁有廣闊的領土和豐富的資源,其軍事實力不容小覷。齊國,同樣是當時的大國之一,經濟繁榮,軍事強大。楚齊兩國的聯盟,對秦國的東進構成了嚴重的威脅。

張儀為了拆散這一強大的聯盟,親自前往楚國進行遊說。他深知楚懷王貪婪且目光短淺的性格特點,於是精心設計了一個誘人的陷阱。

張儀向楚懷王承諾,如果楚國與齊國斷交,秦國將割讓商於之地六百裡給楚國。這一承諾對於貪圖土地和財富的楚懷王來說,無疑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楚懷王不顧大臣陳軫的反對,毅然決定與齊國斷絕外交關係。

然而,當楚國使者滿懷期待地前往秦國接收土地時,張儀卻翻臉不認賬,隻承認割讓六裡地。楚懷王得知自己被欺騙後,怒不可遏,立即發兵攻打秦國。

但此時的楚國已經失去了齊國這個重要的盟友,在秦國與齊國的聯合進攻下,楚國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秦軍在戰場上勢如破竹,楚國軍隊節節敗退,損失慘重。

此役不僅使楚國元氣大傷,也徹底破壞了楚齊聯盟,為秦國的東進掃除了一大障礙。

此後,張儀又趁熱打鐵,馬不停蹄地前往齊國進行遊說。他向齊王詳細分析了當前的局勢,指出楚國的背信棄義以及與楚國聯盟的潛在風險。

張儀巧舌如簧,向齊王描繪了與秦國結盟的種種好處,如共同開拓新的領土、共享經濟利益等。同時,他還強調了與楚國繼續聯盟可能帶來的災難性後果。

在張儀的一番勸說下,齊王權衡利弊,最終被說服,同意與秦國結盟。

2說魏事秦

魏國地處中原,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秦國東進的必經之路。同時,魏國也是合縱聯盟的重要成員之一。



最新小说: 燈滅:第一夜【九尾神狐】 星盜聯盟 快穿:軟糯宿主開局就被騙親親 追夫也進火葬場 被分家後我們家的日子扶搖直上 我被冤殺後,係統黑化了 晚庭深 哥布林醜,聖女倒貼是怎麼回事 丹絕寰宇 紅樓夢新編白話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