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船上睡?
絕無可能。
戰士們一想到船艙內複雜的氣味,還隱隱想吐。
大家很一致選擇了連夜搭建。
除了回程必須坐船,其他沒必要的情況下,他們都不打算上船了。
駐地那麼艱苦的條件,他們都堅持下來了,沒道理在海島上扛不住。
不就是建房嘛!反正他們搭帆布棚子的經驗足,這種事情舉一反三,應該不會太麻煩。
現在有島民熱心教他們,材料也齊全的,無非出點力氣。
說搭就搭,大家開始忙活。
在外麵海風中乾活兒,不少人開始吸溜鼻子,照這麼吹下去,明天肯定一個個都爬不起來了,到時候不是來乾活兒,純是來養病的了。
為了讓大家暖和些,章爺爺和丁奶奶收集了好幾戶人家的防雨布,將防雨的蓋布紮在一起拉成一片長長的遮擋簾,兩頭用繩子係緊掛在了椰子樹上。
有了這條長布的遮擋,大家坐下來,風小了很多,個子較高的戰士就縮著脖子乾活兒,這樣風就吹不到腦袋了。
島民還給生了好幾個火盆,方便大家聚在一起乾活兒。
有了熒熒火光,手下速度都快了,之前借著集合大廳散出來的光,大家都不敢快速拉葉片,怕割到手。
棚子的底架離地約莫五六十厘米,這樣的設計能夠避免一些迷路闖進屋內的爬行動物。
比如青蟹和招潮蟹,那大蟹鉗,被夾一下絕對能掉肉。
到了晚上,上岸的蟹特彆多,如果棚子不離地,很可能剛睡著,一個蟹鉗夾住你,這種還挺慘的。
萬一遇見其他爬行生物,也是蠻恐怖的,海蛇諸如此類的。
所以在居住區周邊,島民還挖了足夠深的陷阱帶,這樣能有效保障居住區的安全,不然光靠棚子離地,可睡不了安穩覺。
島上原住民都是住石頭屋,棕櫚棚子就是方便定期上島乾活兒的人住的,不是長期住人的,所以大家不會特彆花費精力去建,用島上的植物材料,以後維修或者重建都比較方便。
棚子底架用的是島上的竹子做的,現在的竹子長得都很巨大,所以用料很紮實。
上麵的棚子結構框架,也是竹製的,棚子高度有一人高,像祁悅這種身高進去完全不影響,但是像關廷林這種一米九的身高,就是頭發絲蹭著棚頂了,要是再比他高一點的人,就得歪著頭進,棚高有些壓抑。
往裡麵擠著住四個人,是完全沒問題的,建好後比石頭屋住著寬敞些。
大家圍著火盆,處理砍好曬了幾個大太陽的棕櫚葉。
一片葉子起碼有三米長,好在曬過了太陽,葉片流失了一點水分,不然光把這一片棕櫚葉搬起來就挺費事的,又大又重。
力氣大的人負責砍掉棕櫚葉葉柄,搭棚子上隻需要用到葉子的部分。
然後需要先將葉子最外側兩邊的葉邊按照紋路撕開到底,要多撕開幾條葉邊,將一側的葉邊編織成粗麻花,一會兒方便上房編到框架上,風大也不會輕易被掀開。
巨物時代就是好,葉片長的特彆大,一個棚子隻需要四張葉片,就能簡單蓋住頂,再細致加兩片,棚頂就嚴實蓋住了,周邊圍起來用六張葉片就夠。
這次上島,算上祁悅一行人,一共是21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