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方瞳接近3個小時的嘗試,終於是在意識空間之中,組合出來一個簡陋的計算器。
不過說實話通過這種大方塊組合的方式,弄出來的計算器感覺有點怪異的美感。
首先指的肯定的就是那種整齊的排布了,不過問題也出在這裡,這些個大方塊確實有些粗糙了。
幸虧這是構建在意識空間中的結構體,方瞳可以隨意的對其進行縮放。
既然是因為大了不好看,那就縮小一下吧。
經過縮小後的計算器就好看多了,其實就是方瞳這樣,能夠直接的一眼儘覽全局了。
而且各個部分的方塊也不是那麼的突兀了,起碼縮小後,細節部分看的不是那麼的真切了。
但是方瞳折騰出來的這個計算器,隻能夠進行簡單的加減運算。
至於更為複雜的計算功能,暫時方瞳還沒時間搞出來。
雖然一個邏輯門的構造非常簡單,但是想要把這裡簡單的邏輯單元串聯起來,形成一個能夠進行計算的計算器,這個工程難度可就大了。
要知道現在社會上使用的手機、電腦等產品,這些東西的處理器都是以納米精度製造出來的。
據說10納米工藝的芯片上就有數百億的晶體管,這玩意讓方瞳自己一點一點弄出來,那是相當麻煩的。
現在方瞳弄出來的這個簡單計算器,類比一下的話大概屬於是厘米級彆的工藝,距離納米級的工業相差還有8個數量級的差距。
這種差距說是天差地彆,也毫不為過啊!
看著這個簡陋的計算機,方瞳也是頗為的高興。
不過成不成還是要試過了才知道的。
在方瞳的設計計劃裡,這個計算器隻有著個位數的加減計算能力,想要嘗試也隻能是在小學一年級的水平裡混混而已。
通過念頭,方瞳輸入了一個‘1+1’的算式,然後觸動運算。
“噠、噠。”兩個模擬聲音同步在方瞳的想象之中。
“2。”一個數字出現在了簡陋的輸出端上。
這個數字代表著方瞳的試驗成功了,接下來就是通過大規模的邏輯門串聯,再添加一些鎖存器之類的組件,就可以實現一些簡單的四則運算了。
同樣是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後麵的事情就不難了,隻不過挺耗費時間的。
方瞳構建出一個這種計算單元就要用3個多小時,後麵雖然熟練了,也不過是縮短到了1個多小時而已。
而一個能夠進行四則運算的計算器,所包含的規模也是十分驚人的。
整個9月的第一個旬休,方瞳除了必要的休息和吃飯,一直沒有停下對於這個邏輯門的搭建工作。
不過剛開始方瞳就遇上了一個大問題,之前所有的觀想意象都沒有長久的保存過,隻要方瞳結束觀想,那麼對應的觀想意象就會消散。
而方瞳弄得這個計算器肯定是不能讓其消散的,不然還怎麼拿來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