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中張燈結彩,猶如過節一般。
大殿之中,燈火通明,歌舞升平。
皇帝梁世雄高高坐在正中,皇後之位空著,鄭貴妃緊挨著皇帝坐在上首,其他妃嬪依次排開。
文武百官坐在大殿兩側,最前端是太子梁景燁、再下來是寧王梁景煥、安王梁景焯、英王梁景煜。
七皇子梁景煊今年剛六歲,還未開衙建府,在宮中由乳娘扶養,平日養在鄭貴妃宮中,深受聖寵。此時這樣多的文武百官,他竟然窩在皇帝身邊,皇帝並不斥責,還樂嗬嗬的。隻因皇帝老來得子,對這個皇七子甚是寵愛。
剛才皇帝當眾盛讚了英王,說什麼有當年自己的風采!鄭妃心裡恨出血來,表麵上卻一派安然從容,臉上掛著若有似無的笑。
對比英王那氣宇軒昂的樣子,再看看自己這個七皇子,坐在那裡粘人的要緊,已經六歲了還跟個女孩子似的。不過轉念一想,七皇子深受皇帝寵愛,心裡又略微平衡了些。
一曲舞罷,歌女們流水般退去。
皇帝笑道,“好!好啊!想當年前朝崇禧皇帝荒淫無道,天下諸侯四起,朕也與在座的許多愛卿一起,鏟除奸佞,替天行道,共襄大業!如今四海升平,百姓安居樂業,朕也就心滿意足了,最可慶的是我朝人才輩出!前有劉雲青老將軍至今鎮守邊關,後有鄭元時小將軍生擒北狄那仁伊,現在朕的皇兒景煜也在戰場上獨擋一麵,朕心甚慰,朕心甚慰啊!”
群臣聞言,皆起身叩拜,山呼萬歲!
右相鄭元啟起身道,“陛下所言極是,四海升平、百姓安居樂業,實乃國家之幸、萬民之福。人才輩出,更是國家繁榮昌盛的重要基石。陛下英明神武,洪福齊天,方能成就今日之盛世。”
皇帝龍顏大悅,哈哈笑道,“此次出征的所有將士,皆有重賞!隨後翰林院擬個旨意!”
鄭元時坐在後麵一排,此時忽然起身,站到中間,道,“啟稟陛下,剛才元時得陛下謬讚,深知自己才疏學淺,能力有限,此次隨英王殿下南征,也未能建半點功勳,英王殿下隻讓微臣看守俘虜,或許是覺得微臣德不配位吧,所以還請陛下收回對微臣的封賞!”
皇帝眯起眼睛,“哦?竟有此事?”
看向景煜,“英王,這你可有何解釋?”
景煜剛才看到鄭元時站起,心裡就咯噔一下,果然,這小子竟在父皇麵前給自己上眼藥!
見父皇問起,忙起身答道,“回稟父皇,記得半年多前,兒臣南下之時鄭相十裡相送,對元時小將軍那是依依不舍,這份兄弟之情讓兒臣十分感佩!因此在軍中,不敢勞動小將軍半分,生怕刀劍無眼,傷著小將軍分毫,豈不是回來無顏麵對鄭相和貴妃娘娘!兒臣絕對沒有輕視元時小將軍之意!請父皇明鑒!”
皇帝又問元時,“鄭相十裡相送,可有此事?”
鄭元時心裡歎道,英王實在狡猾如狐狸!
但當時南下鄭元啟確實想要以自己身份壓一壓其他將領,抬一抬自己身價,當時眾將都目睹,如今又不能抵賴,隻得點頭道,“確有此事。”
皇帝笑道,“鄭相兄友弟恭,實是一段佳話!元時啊,你雖未能在前方擒獲敵人,但看守俘虜,那也是責任重大!英王將此重任交與你,也是對你的信任啊!同樣有賞!”
鄭元時隻得坐回原位。
為了一掃尷尬氣氛,鄭貴妃此時嬌嗔著道,“陛下!這是宴飲,怎麼說著說著又說到國事上去了!臣妾聽聞,昭陽郡主能歌善舞,琴棋書畫皆通,是京城第一才女。陛下何不讓昭陽舞一段,為眾將士慶功?”
在座的百官皆知,昭陽郡主李秋寧年方十八妙齡,父母皆亡故,為從龍功臣。
皇帝賜她封地與府院,允她時常進宮陪伴太後,太後與她父母也是故人,憐其幼年失怙,對其很是寵愛,今日也在宴席上就座。
李秋寧聽到鄭妃提及自己,心裡暗喜,看來自己常常到宮中走動還是起效果了。
以往自己時時“偶遇”到鄭妃,一來二去,便成了鄭妃重華宮中的常客。
今日諸王皆在,尤其是英王颯爽,自己今日也在街邊一家酒樓裡落座,為他的歸來接風,目睹了鄭晚晚自取其辱的一幕。
當時她就想,這是怎樣一個鐵石心腸的男子啊!什麼樣的女子才能把他的心兒摘下來,讓百煉鋼化繞指柔呢?
不由生出一股征服欲,那樣優秀的男子,自己為什麼不可以是那一個征服他的女人呢?
皇帝聽了鄭妃的話,其實心裡有些不快。昭陽郡主的父母曾是自己的至交,當年若不是她父親拚了性命從戰場上把自己背出來,自己當時就交待了,哪裡有如今的坐擁天下,安享太平!
可鄭妃竟然說什麼,讓昭陽舞一段為眾將士慶功!這像什麼話,昭陽難道是那些舞姬之流嗎?
皇帝剛想替昭陽回絕,卻發現李秋寧已經從座上站起,她婷婷地走到正當中,行禮道,“陛下,昭陽敬重諸位保家衛國的英雄,願為眾英雄舞一曲慶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皇帝皺眉道,“這你當真願意?”
李秋寧答道,“正是!啟稟陛下,昭陽願舞《安魂曲》,以告慰戰死沙場的烈士英魂!不過聞聽樂和舞需要相輔相成,昭陽素聞英王殿下琴技非比尋常,也隻有英王殿下最懂烈士英魂,想請殿下彈奏,不知可否?”
此言一出,四座百官皆心中讚歎,好一個昭陽郡主,深明大義,非尋常閨閣女兒可比!不愧是從龍功臣之女!
皇帝哪還有不允不理,也端起酒杯,道,“朕廣擁四海,也深知沒有前方將士的浴血廝殺,就沒有朕與眾位愛卿在這裡歌舞升平!此杯酒,敬諸位戰死沙場、為國捐軀的將士!”
眾人忙一起舉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