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
還沒等鬱悶到極點的泰西諸國使臣返回國內。
泰西之地的局勢卻再次因為一個突如其來的變故快速惡化。
原來,也不知道怎麼回事。
在泰西那邊鬨騰很歡的各個反明武裝非常“偶然”的獲得了一份名為【製夷攻略】的寶典!
而且,【製夷攻略】在各個反明武裝中迅速普及。
這份【製夷攻略】簡直就是一份泰西軍事大典。
裡麵詳細列明了泰西諸國主力部隊的情況。
詳細到什麼程度呢?
從人員的構成到武器裝備以及戰術運用再到大致的預估規模。
有哪些優勢和薄弱點。
甚至還包括了泰西諸國軍隊的主要軍事駐地。
然後還非常貼心的列明了——如果在戰場上遇到這些泰西軍隊如何應對和一些高效的克敵打法。
比如,這一時期的英吉利戰鬥力較強的陸地軍隊應該就是他們的鐵騎軍了。
英吉利鐵騎軍——英吉利“新模範軍”的核心力量。
鐵騎軍以紀律性和篤信清教而著稱。
成員以自耕農為主體,具有較強的戰鬥意誌和忠誠度。
武器裝備方麵,鐵騎軍騎士們的主要近戰武器是長劍。
在近距離格鬥時能夠發揮強大的殺傷力,適合在混戰中劈砍敵人。
此外,部分鐵騎軍成員還會配備長矛,用於在衝鋒時刺殺敵人。
憑借馬匹的衝擊力給敵人造成巨大傷害。
另有一部分鐵騎軍成員會配備火繩手銃作為遠程攻擊的輔助武器。
但受限於這一時期手銃的精度和威力都相對有限。
所以,鐵騎軍裝備的手銃更多是在近距離遭遇戰或緊急情況下使用。
在防護裝備上,鐵騎軍的騎士和戰馬都身著較為厚重的鎧甲。
能夠較強的防護能力。
鐵騎軍騎士的鎧甲包裹全身,隻露出兩個眼睛。
戰馬也配備一定的防護甲胄,以保護在戰鬥中的安全。
但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騎兵的機動性。
戰術特點——鐵騎軍在戰技術上向新教徒瑞國看齊。
會排成三到四列進行衝鋒作戰。
這種戰術能夠充分發揮騎兵的衝擊力,並且在衝鋒過程中保持較好的隊形和協同性。
在作戰中往往可以根據指揮官的命令做到聚散自如,便於根據戰場形勢靈活調整戰術。
紀律嚴明和衝擊力強是英吉利鐵騎軍最突出的優勢。
劣勢則是——與重裝步兵方陣相比,英吉利鐵騎軍的防禦能力較弱。
他們的裝備主要側重於進攻。
在麵對敵方密集的火力攻擊或堅固的防禦工事時,往往會遭受較大的損失。
另一個較為突出的劣勢則是對地形要求較高。
騎兵的行動受到地形的限製較大,需要在較為平坦開闊的地形上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優勢。
鐵騎軍自然也不例外
針對英吉利鐵騎軍的戰術打法。
一,設置障礙物,麵對衝擊力較強的鐵騎軍,可以在戰場上儘可能多的設置各種障礙物。
如拒馬、壕溝、木樁等,阻擋鐵騎軍的衝鋒。
這些障礙物可以有效地減緩鐵騎軍的速度,使其陷入混亂。
從而為己方的攻擊創造機會。
二,火器與弓弩結合。
可以將火器部隊和弓弩部隊結合使用。
當鐵騎軍衝鋒時,先用弓弩進行遠程射擊,消耗其體力和士氣。
在鐵騎軍接近後,再用火器進行近距離的齊射,對其造成重大傷害。
三,分割包圍。
利用步兵的數量優勢,將鐵騎軍分割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