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晨的第一抹光打進村莊,逆著溪流往上。
山那邊還是山,水那邊未必是水。
這裡像是上個世紀的地方,水泥路隻有一條,從村頭直通村尾。
布局簡單,錯落有致。
與繁華城市相比,這裡顯得格外落後。
韓秋站在山頭眺望,久久不語,心驚且感慨。
感慨於在這個年份,魔都就已經紙醉金迷,而這裡好似時間定格在上世紀末。
心驚於這個地方真的存在,儘管知道會是這個結果,但依舊心驚。
回家了,真的回家了,童年的那個家,爺爺奶奶所在的村莊。
名為故土,實為回憶。
有老人扛著鋤頭沿著田埂往地裡去,有雞鳴聲聲入耳。
“我也回來看過,我建議你做好心理準備。”韓先生歎息著提醒。
“我所見才為真,你說的,未必對得上,畢竟是另一種因果。”韓秋順著山路往下。
路過一片果林,記得是一位孤寡老爺爺家的,無兒無女也沒老伴,但是對村裡的孩子很好。
以前韓秋就經常來果林摘果子吃,那樣貧瘠的童年,連水果的種類都貧瘠得可怕。
在韓秋離開村子之前,他根本不知道火龍果是什麼,更不用說榴蓮是什麼味道。
上初中就火龍果要不要吐籽,他跟同學爭論了老半天。
想來也是可笑,貧瘠的少年不想表現出貧瘠,嘴比死鴨子硬,沒吃過火龍果卻非要說吃過,還說吐籽麻煩,不喜歡吃。
韓秋從果林間穿過,一直到儘頭,便是那位老爺爺的家。
泥磚青瓦的老房子,矮矮的一層,采光差到恐怖。
韓秋站在窗戶邊往裡偷看了一眼,什麼也沒看到。
他懶得浪費時間了,趁這個村子還沒完全醒過來,飛速往家的方向跑去。
記憶中的路線,他在村中穿梭,腳步輕快,人也輕快。
全然忘記了韓先生的提醒,隻剩下歸家的喜悅感。
可惜天不隨人願,在看到那片空地時,他隻剩落寞。
草長了近半米高,這片空地都沒有地基的痕跡,儼然是沒人住過的。
晨風還在吹,吹得韓秋腦袋生疼,他想不太明白,也有些不理解。
理智告訴他一切是合理的,可那份心情的起伏讓他無法迅速接受並消化。
他以為自己真的回家了,在看到這座村莊還在的時候。
他以為韓先生的提醒是多此一舉,畢竟一份因一份果。
他以為自己是那億萬顆星辰裡較為特彆的那一顆,實際上沒有任何區彆。
總之都是以為,事實就擺在麵前。
“韓先生,幫我查一下我發小的記憶。”韓秋對著空地自言自語,“我想了解下這個村莊。”
“已經到了這裡,何必浪費因果之力呢?”韓先生問。
韓秋愣了神,不發狂也不悲傷,就這麼沉默著。
有老人路過,背駝得像一座小山,對於這個奇怪的年輕人,他感到陌生,又有所警惕。
“小夥子,麵生啊,你是誰家的孩子?”老人問,有些晦澀難懂的方言。
韓秋回過頭來,在記憶裡找尋到了這位老人的信息,可他終歸是沒有像兒時那樣呼喊,隻是平靜地用方言回應“很早搬城裡去了,不在這裡住,回來看看。”
老人咧嘴笑出僅剩的那幾顆黑牙,標準的方言意味著是同一個地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