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太子奇正在軍帳裡與部下商議分派騎兵事宜,隻等發現秦王嬴政從蕞城出逃之時,便可立時出兵圍堵。
弟弟丹突然從後帳裡快步竄了進來,一臉的驚異問道,王兄,嬴政此刻真在蕞城?
燕太子奇對這個從小就鐘意行軍打仗的弟弟也是有些無奈。此次燕軍與趙魏韓楚四國聯合攻秦,這等凶險征戰之事,這個十三歲的弟弟硬是要隨軍觀戰,說是五國攻秦難得一遇,定要親眼所見,甚至違抗父王之命,偷偷跟從出征燕軍,一路隨軍來到蕞城。
燕太子奇見弟弟丹已跟到軍中,千般苦勸也趕不走,隻得把他帶在身邊。這會見他一臉新奇跑了進來,笑著問道,你該是知曉嬴政身在蕞城,才有這般興致跑來中軍。
燕公子丹乃當今燕王二子,燕太子奇的胞弟,自小被派往趙國為質,與那時同為質子的嬴政在邯鄲相識,因同為質子,兩人同病相憐,一見如故,義結金蘭,嬴政比丹略長生日,為兄,丹為弟。
嬴政逃回秦國數年後,燕公子丹因燕國與趙國結盟攻秦,被趙王放回了燕國。
燕公子丹剛才在軍中聽到嬴政此刻正在蕞城,連忙跑來中軍尋問真假。
見王兄問自己,公子丹坦然說道,知我者王兄也。燕太子奇知道弟弟丹與嬴政都曾在趙國一道為質,兩人甚是相好。嬴政比弟弟略長一歲,在趙國曾多次為弟弟出頭教訓欺淩弟弟的趙國頑童。弟弟丹一直很是推崇嬴政,放言嬴政繼位秦國大王,他日必會成就一番霸業。
燕太子奇故意說道,你這義兄此刻就在蕞城,今日怕是插翅難逃。聯軍破城隻在朝夕,嬴政隨時都會出逃。你在軍中稍安勿躁,待為兄一會親率燕軍輕騎,將你這結拜義兄生擒來見你。
燕公子丹聽完王兄說完,臉上立時流露出極是陰冷神色,冷冷的回道,王兄,嬴政與我同在邯鄲為質之時,我與嬴政義結金蘭。隻是今時不同往日,嬴政與我已為互不兩立之敵我,金蘭之交怎可大過國事。嬴政生死於五國聯軍甚是緊要,依弟愚見,王兄大可不必非要生擒嬴政,如能將其射殺,也是蓋世奇功。
燕太子奇聽弟弟丹這麼一番言說,實屬出他預料,疑惑的問道,生擒嬴政,便可讓其給五國割地獻城。射殺嬴政,秦國自會另立新君,與五國是戰是和還兩說。
弟弟丹回道,王兄你想,嬴政被生擒,固然會割地獻城,隻是燕國與秦國隻有北部荒漠交界,秦國便是割地獻城,燕國也分不到富裕疆土,趙魏韓楚則會受益良多。而王兄射殺嬴政,秦國雖會另立新君,卻秦國定然會先內亂一番,秦軍一時群龍無首,再無心外戰。而秦國新君繼位,未必會向五國割地獻城,極可能與五國再起紛爭,趙魏韓楚四國需舉全國之力方能應付秦國複仇。
燕太子奇問道,秦國新君繼位,倘若與五國戰事再起,於燕國未必有利。弟弟丹說道,王兄,嬴政如被斬殺,鹹陽再被破城,秦國便是戰敗,那時多半會割地獻城與五國。而秦國自會另立新君,秦國新君又豈會心甘戰敗割地,自會首選趙魏韓楚這四國搶奪失地,秦國斷不會首選燕國。趙國乃燕國強鄰,燕國一向飽受趙國欺淩。可若秦國新君專心與趙國為敵,趙國便再無兵力襲擾燕國。燕國國力在五國中偏弱,四國與秦國相耗,燕國方能偏安一隅,全力充實國力,以圖霸業。
燕太子奇見弟弟丹竟會說出這番話語,驚到不敢相信,呆呆看了片刻才回過神,調侃說道,王兄真是小看你了,小小年紀竟已開始關注國政了。隻是王兄已接龐煖將軍將令,一旦嬴政從蕞城出逃,我部騎兵務必生擒嬴政。此五國聯軍主將龐煖將軍將令,王兄不敢有違,這將令可非同兒戲。
燕太子奇說完對著弟弟丹開玩笑似的說道,弟弟你好生在營帳守候便是,等嬴政出逃,王兄將嬴政生擒,綁縛帳中,你就可與你的義兄相見,一述離彆。
樊於期眼見蕞城守軍應對聯軍攻城越發吃力,於是悄悄把蒙毅蒙恬二人叫至跟前,麵無神色對著蒙恬低聲說道,蕞城城破怕是就在今日,大王安危不保,二位領兵應速速護佑大王從西門殺出,吾將調集城中能戰軍士全力殺出西門,護佑大王出城。
蒙毅蒙恬眼見攻城聯軍如潮水般拚死攻城,蕞城守軍已顯露出無力招架的跡象,二人也知樊於期所言便是如今當做之事,且事態緊急,也就不再多言。
三人麵無表情來到嬴政身前,樊於期哽咽著稟報嬴政,大王,蕞城已難堅守,末將將率城中所有能戰軍士,全力護佑大王撤出蕞城。
嬴政聽完樊於期的稟報,眼裡卻流露出一股絕不認輸的眼神,死盯著樊於期說道,寡人乃秦國大王,嬴氏子孫,值此兩軍交戰之際,豈能臨陣退縮,寡人與蕞城將士一道死戰到底。
樊於期蒙武蒙毅蒙恬幾人萬萬沒想到,此時的這個少年大王,還有如此膽量氣魄,竟然要與敵軍血戰到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蒙毅似乎猜測到嬴政會有如此一說,嬴政話音剛落,蒙毅便接話道,大王,非是末將畏戰怯戰,隻是兵者無形,進退有度。蕞城雖是不保,然都城鹹陽還需大王坐鎮。隻要大王安危無憂,秦軍不日便可揮戈重來。若大王安危不保,秦軍便是無主之軍,如何再戰。
蒙恬樊於期一聽蒙毅對嬴政說的這般直白,都不知如何再勸諫嬴政。嬴政此時也是少年意氣,哽著脖子說道,寡人適才在城牆之上,對守城將士放言,寡人將與將士們誓死守城,才是幾個時辰,寡人便要食言,今後寡人如何取信於秦國軍民。
蒙毅也是料到少年大王嬴政會有如此一說,嬴政話音剛落,便回道,大王方才城中所言,已達激勵守城將士士氣之意,此乃軍中常用之法。然兩軍交戰,不可爭一日之長短,一城之得失。今日大王安危得解,他日再領秦軍橫掃五國,慨我大秦曆代君王之雄心。
蒙毅這番話,說的是有理有據,嬴政臉色沒有剛才那般執拗,看神情已是被蒙毅說動了。樊於期蒙恬見蒙毅已經把嬴政說動,三人連忙也都勸慰嬴政,蕞城失守雖是不利,然隻要大王安危無憂,秦國軍民便可心安,明日親率秦軍問鼎天下。
嬴政被樊於期蒙毅蒙恬三人輪番勸諫,最後終於還是接受樊於期的建議,由蒙毅蒙恬兩人率那兩千專為守護嬴政的騎兵,護佑嬴政從西門衝出,樊於期從城中調集一萬還能征戰守軍,拚死衝出攔阻圍攻西門的聯軍,力保蒙毅蒙恬兩人率兩千騎兵護佑嬴政殺出重圍。
嬴政一身重甲騎在一匹戰馬之上,左右手各持一副盾牌,雙手緊緊拉著韁繩,在一片喊殺聲中,被蒙毅蒙恬兩人率領的兩千騎兵緊緊護佑著出了蕞城西門。
樊於期自領從蕞城守軍裡挑選的一萬尚能征戰的步兵,手持盾牌弓弩拚死攔阻住向嬴政圍過來的聯軍。
樊於期振臂一揮,對著一萬手下大聲說道,今日護佑大王有功者,賞三級軍功。樊於期這一聲陣前鼓動,如同一碗涼水潑進了熱油裡,這一萬秦軍如同餓急了的猛獸般,不顧一切衝向聯軍。
這一萬秦軍裡有些軍士直接甩掉盾牌,手持長戈短劍就跳入聯軍陣中,對著聯軍瘋狂戳刺披砍,更有甚者將聯軍砍殺後,不顧聯軍士卒還在眼前,拿著短劍就把被砍殺的聯軍士卒的首級割了下來,係於腰間。
圍攻蕞城西門聯軍裡的趙國魏國韓國士卒,因與秦軍交戰甚多,已然是見怪不怪,知道這是秦軍士卒要拿首級去邀功。而楚國燕國士卒與秦軍交戰甚少,都被秦軍這一凶殘之舉嚇得目瞪口呆,連聲驚叫。
燕太子奇在軍帳中等來了嬴政從西門而出的信息,立時跑出軍帳親率軍營裡早已守候的五千燕國騎兵,一路快馬加鞭的趕去西門。燕公子丹一見王兄率部前去圍堵嬴政,連忙也在軍營裡找尋了一匹戰馬,跟了過去。
蒙毅蒙恬兩人率領兩千厚甲騎兵,把嬴政圍在中央,自蕞城西門而出之後,徑直向著鹹陽方向而去,絲毫沒有半點戀戰,個個隻是快馬加鞭。
燕太子奇親率的五千騎兵,在得知嬴政從蕞城而出,便預料嬴政定會直奔鹹陽而去,於是沒有尾隨,而是一路疾馳,早早在去鹹陽的必經路上埋伏守候。
蒙毅蒙恬兩人率兩千騎兵一路向西,正為甩掉聯軍追兵欣喜之時,突然幾支羽箭就射了過來,隊伍裡一陣慌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