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國公子丹在屋內低聲埋怨起事不當,不敢高聲是因為害怕隔壁的新婚之妻正陽公主聽到。
公子丹克製著心中的不滿,湊到石不當跟前,低聲責備道,老師建言屬實過於自信,丹當日不該聽信老師之言。
丹之前就曾告知老師,嬴政心思非常人所能揣測,老師卻說嬴政有伺機攻打燕國之心,斷不會將寵溺的妹妹遠嫁與丹。
丹信賴老師之言,篤定嬴政不會嫁妹,在被公主假傳王命進宮後,未加斷然拒之。
如今可好,嬴政未按老師心思從事,將妹妹正陽公主許配於丹,如此一來,老師這瞞天過海偷梁換柱之計該當如何。
石不當滿臉愧疚,眼神不敢直視公子丹,辯解道,公子勿要生氣,此事都怪為師所慮不周,自信已識破嬴政心思。
隻是嬴政這一嫁妹之舉,不由得讓為師更是擔憂,嬴政該不會另有思謀。公子試想一下,嬴政不願妹妹遠嫁燕國,卻又將妹妹嫁與在秦國為質的公子,這等非常理之為,也絕非常理所能想。
公子丹見石不當不像在說玩笑話,石不當說話之間,嘴角上揚,麵色沉重。
公子丹見石不當似有不良預知,也顧不上責怪石不當了,趕緊急急地低聲問道,老師揣測出嬴政有何不良心思,隻管直言就是。
石不當沒有立時回複公子丹問話,低沉思索片刻,開口說道,依石不當猜測,嬴政怕真是已有意強留公子之意,故而才肯將妹妹嫁與公子。
石不當說出的話語,應是公子丹心中最不願聽到的。公子丹被嚇得麵無血色,眼露呆滯之情,低聲自語道,嬴政怎能如此,怎能如此。
丹與嬴政乃患難之交,還曾義結金蘭,其不願相助於丹也就罷了,如今還意欲加害,實在欺人太甚。
公子丹說話間氣到渾身顫栗,石不當一看公子丹已是氣急攻心,趕緊上前勸慰道,公子萬萬不可將此事放在心上,自古最是無情君王心。公子稍安勿躁,石不當前日已接密報,說是已找尋到三名與公子容貌體型相近之人,待石不當過幾日前去當麵驗看,一旦選定,石不當儘快教會其模仿公子言談舉止之事。
原本是將這公子替身之人,帶來秦國公子住處,沒曾想正陽公主會嫁於公子,替身已不便前來。石不當在鹹陽另尋住處,公子尋機歸去,讓替身得見公子真容,務必學到公子形神精髓。
公子丹一聽石不當之計已有進展,心氣這才順暢了些,關切地說道,丹能否逃離這禁錮之地,全賴老師周密行事。大恩不言謝,老師請受丹這一揖。
公子丹說完就要躬身作揖,石不當連忙扶起公子丹,低聲說道,石不當得遇公子,如困龍入海,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承蒙公子不棄,石不當才有一展雄才之機。若說言謝,該是石不當謝公子知遇之恩才是。
正在公子丹與石不當兩人密商之時,門外下人來報,秦王嬴政差近侍轉呈王命,命公子丹速去鹹陽宮麵見嬴政。
公子丹見是上次那嬴政近侍前來傳召,以為又是正陽公主假傳王命,剛想開口詢問,可轉念一想不對,正陽公主此刻就在隔壁屋內,怎會假傳王命,於是趕緊在更衣梳洗後,緊隨嬴政身邊近侍前往鹹陽宮。
嬴政看公子丹走至身前,對著公子丹就是一陣陰森大笑,邊笑還邊圍著公子丹轉圈。
公子丹雖不明所以,可聽到嬴政那不寒而栗的笑聲,也是猜想到今日嬴政該是要做於他不利之事。
公子丹胡想胡猜了半天,猛的心頭一驚,不會是自己與石不當密謀之事讓嬴政獲知,這事若是讓嬴政獲知,那自己就真的是生死難料了。
公子丹緊張至極,已是全身汗毛立起,臉上依舊強裝出一副無辜之容,靜靜地等著嬴政發話。
嬴政笑完之後,陰著臉對著公子丹問道,嬴政與公子乃患難兄弟,還有義結金蘭之交,敢問公子可曾做過加害嬴政之事。
嬴政無頭無尾莫名其妙的發問,讓公子丹不知從何所起,心想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等你嬴政說出來由,我再辯解不遲。
公子丹慢聲回道,大王所言讓丹無從說起,還請大王明示。公子丹想著以靜製動,靜觀其變,靜等著嬴政把話挑明。
嬴政依舊陰著臉,眼露凶光,盯著公子丹逼問道,五國攻秦之時,公子可在軍中。
公子丹一聽這話,心說不妙,自己並非燕軍主將,也不是燕軍士卒,嬴政如何得知。
公子丹見嬴政如此一問,猜想嬴政該是知曉了自己當日在蕞城燕軍之中。
公子丹也不再否認,爽快地回道,丹那時確在燕軍之中,那會也是玩心作祟,去了王兄軍中觀戰。
嬴政冷哼了一聲,陰著臉追問道,好一個軍中觀戰,寡人問你,太子奇親率五千燕國騎兵圍堵寡人之時,公子那時可也在軍中。
公子丹一聽嬴政說到當日蕞城之事,自己連忙回想,心說今日怕是難逃一死。公子丹即刻想起當日情形,自己和王兄皆在圍堵嬴政的燕國騎兵之中,還記起自己說過狠話,建言王兄無須生擒嬴政,隻管放箭射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公子丹此刻在秦王大殿上,想到那日情形,已是麵如死灰,再想不出狡辯之言,隻能佯裝不知。
可嬴政逼問,公子丹不能不回,隻得應付說道,丹那時年紀尚小,如今已記不起許多,隻記得是為看新奇,尾隨觀戰。
嬴政一聽公子丹故作不知,厲聲質問道,公子既然記不起當日之事,那寡人就給公子提示一二,看看公子能否記起一些舊事。
公子丹此時已是心涼半截,脫身之計才有些許轉機,今日就被嬴政逼問舊事。這舊事一旦被嬴政提起,說自己九死一生都算高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