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三人武藝,誰最強悍?”
看著三人,王行之繼續詢問。
“士勇天生神力,擅使先祖金刀,武藝最為強橫。”楊士峰拱手道“其次,士傑從小打磨槍法,有六祖之風,武藝比家父還強上一分。”
“狀元郎,小兒說得沒錯,士勇、士傑的武藝,確實比我等強橫。”楊邦仁認同道。
“那你呢?”
王行之沒回答,而是看向楊士峰反問。
“回大人,小人自小身子弱,雖經多年打磨,身子比普通人強一些,但武藝上成就確實不大。”楊士峰麵色有些黯然,楊家以兵武傳家,但他自小身子柔弱,武藝上差了楊家其他人不是一星半點。
“進有重賞,退有重刑。”
王行之突然開口,眼睛直溜溜的看著楊士峰。
“令行禁止,嚴不可犯。”楊士峰幾乎條件反射一般,脫口而出。
“若你為帥,當如何治兵?”
王行之嘴角上揚,他剛才所說是《吳子》當中的治兵思想,本打算試探一下,沒曾想楊士峰脫口就答,讓他一下來了興趣。
“治兵之法,剛柔並濟。”楊士峰沉思片刻後,嚴肅道“我若為帥,當明律令,親兵士,與之同飲,與之同宿……”
聽著楊士峰侃侃而談,王行之對楊士峰也越加認同,楊士峰用兵思想走堂堂大道,以正為主,不以偏鋒,治兵思想,與《吳子》中所提一般無二,算是一位不錯的人才。
王行之道“戰陣之事,以正合,以奇勝,戰場之事瞬息萬變,需因地製宜,不可一成不變,你用兵太過於板正,若遇用奇高手,你戰之難勝,你不妨尋陳武侯經曆一觀,可學其用兵,亦可學其為臣。”
“謝,大人。”
聞言,楊士峰眼前一亮,執學生禮,向王行之行禮。
“想不到行之兄對兵事也如此了解。”宗澤感慨道“看來你集英殿之語,不是妄言。”
“狀元郎既喜兵戈之事,下官家中有不少兵戈藏書,大人若有意,我可遣人抄錄一些,贈與大人。”
楊邦仁麵色一喜,他曾聽聞王行之喜武,誌在疆場,開始還以為是文臣手段,但今日一見,卻讓他有些相信了。
“那就先謝過楊將軍了。”
王行之猶豫了一下,沒有拒絕,畢竟在古代兵書戰策不比其他書籍,隸屬於將門,很少有人外傳,他之所以能收集一些兵書,還是趙煦的功勞,不然他自己收集,絕對不會收集到這麼多。
“王大人在陛下麵前舉薦,已是莫大恩情,若不是王大人愛好兵戈之事,下官還不知如何答謝王大人。”楊邦仁道“大人日後若有差遣,可吩咐一二,楊家必全力相助。”
“那就多謝楊將軍了。”
王行之輕笑道“楊將軍,汝霖兄,我看楊家可以以楊士峰為主,楊士傑為輔前往西北,若是納入良才,陛下定不吝賞賜。”
說著,王行之麵色一正,嚴肅道“但本官有言在先,此行為公,不為私,所以挑選之人,必須是真材實料,若是挑選之人弄虛作假,到時不僅無功,反而有過。”
“多謝行之兄告知,我等定當公正。”宗澤麵色一正,慎重的點點頭。
“士峰,你也聽到了,這次去西北,若有人與你祖父關係相連,切記不可理會。”楊邦仁麵色嚴肅的叮囑楊士峰。
“父親放心,兒子定當公正選人。”
楊士峰麵容緊繃,慎重的點點頭。
王行之沒再多說,從袖口中拿出秘旨,朗聲道“宗澤、楊邦仁接旨。”
“臣等接旨。”
宗澤、楊邦仁以及楊家三兄弟趕緊跪下。
“詔曰著宗澤、楊邦仁,遣楊家子弟……”
王行之展開黃卷,朗聲宣讀聖旨。
“臣等接旨,謝恩。”
宗澤等人叩拜行禮,雙手捧著接下聖旨。
“兩位,此事宜早不宜遲,還請讓楊士峰與楊士傑儘早出發。”宣讀完秘旨,王行之囑咐道。
“狀元郎放心,本官這就送他們出城。”楊邦仁雖然剛直,但也知道這是楊家難得的機會,自然不敢怠慢。
“那行,本官就先走了。”
王行之笑了笑,也準備離開,畢竟皇宮之中可能要發生大事,他可不想在外麵晃悠。
“行之兄稍等。”
宗澤見狀,趕緊說道“行之兄若是無事,不妨留下吃些水酒再走。”
“不了,我家中還有事,改日有閒,再登門拜訪。”王行之搖搖頭,宮中隨時有可能派人來找他,他哪裡敢喝什麼酒,回家老老實實待著才是王道。
“既然行之兄有事,那我就不強留,改日定當登門拜訪。”宗澤見王行之確實沒留下的意思,也不再強行挽留。
“那我等送送王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