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誌吐了一口煙,奇怪的問了一下“考慮什麼?”
楊小樂見狀一陣的著急,這可是他能去四九城的機會啊!
這麼多年了,他都沒有去過呢!
他得去摸摸情況,為以後的事情打算呢!
“爹,就是我之前說的跟村裡借錢呀!就說公社的醫生說的,去城裡能把我的病治好!”
說完以後,看著楊廣誌遲疑了一下便繼續說道“你自己想一下啊!你這錢就算換回來了,買了什麼稀罕東西,二大爺他們家是不是要懷疑了。
你去借錢,帶我到城裡看病,大城市萬一能治好我的病呢!
就算不用,你可以先存下來,等以後再還就是了。”
之前自己說了村裡再也沒有倒掛戶,楊廣誌是聽懂了,隻是不相信他的話而已。
楊廣誌聽到這話一陣的遲疑。
自己這個三兒子,腦瓜子好用,在學校一直都是年紀第一,老師都說將來肯定能上大學。
就是這身體太差勁了。
這錢按照他的想法和王秋菊有些不一樣。
他準備這錢弄來以後,帶著三兒子去城裡把病看了,至於大兒子娶媳婦,可以慢慢來。
“三哥!”
思緒間,門口傳來了呼喚的聲音。
楊廣誌扭頭一看,隻見門口站著一個二十剛剛出頭的少婦,穿著一身乾淨的花汗衫。
隨後便起身站了起來,向著門外走去。
“哦,蘭蘭!今天怎麼過來?”
楊小樂見狀也隻能跟了出去喊了一聲“小姑。”
對方正是趙金花改嫁過來以後,生的女兒楊蘭,和老四楊廣安是一母同胞的兄妹。
兩家關係不鹹不淡。
自然沒有和楊廣安家親。
楊蘭也沒有進門,看著兩人出來,笑嗬嗬的說道“哦,我們村改成菜農了。我過來把這個消息告訴爹娘。”
楊廣誌聞言一臉的羨慕。
菜農!
多好的活啊!
雖然不是城裡戶口,但是因為不種糧食,隻種蔬菜保供京都城的蔬菜供給。
但是因為菜農不種糧食,跟城裡人一樣吃定量了。
糧食、布、油都是按照城裡8到9成的供給來發放。
沒辦法成為城裡人做個光榮的工人老大哥,菜農也是一個非常好的過渡職業了,而且城裡找工人也是以菜農優先。
看了一眼對方包裹裡東西,知道沒自己家的份,便說道“那行,他們應該回來了,你去看看。”
“哎好嘞!那我過去了啊!”
對方聞言笑嗬嗬的離開了。
沒一會隔壁便傳來了嬉笑的聲音。
“姑姑,姑姑!”
“小鈴,小康,小花,有沒有想姑姑啊!來,姑姑給你們帶了高粱飴。”
……
楊廣誌聽到這個聲音,默默的抽著旱煙回去了。
楊小樂聽出這個聲音了,正是老4楊廣安家的三個孩子,最大的8歲,最小的4歲。
至於高粱飴。
自然是農村孩子們最愛的糖果了,是少有不要糖票的糖果。
現在還沒有到困難時期,低價的糖果不要票,高端的糖果才要票。
不過這個低價也是相對。
至少農村不到節日、辦事情,或者過年走親戚,一般情況下也不會買,最多買幾顆給孩子解解饞。
中午一家人喝著稀飯,楊廣誌突然開口說道“一會我去隊裡借點錢。”
見媳婦要說話。
楊廣誌便將三兒子的說辭拿了出來。
“…………試試吧,萬一真的像小樂說的那樣呢!以後沒有倒掛戶了,賬都平了呢!隻要能把小樂的病治好就行了。”
聽到這話,王秋菊也是點了點頭。
隨後一咬牙“管他的,隻要能把小樂的病治好,欠錢就欠錢。以後慢慢還!”
楊小樂一陣的高興。
可算是能進一次城裡了。
楊廣誌點了點頭“行,一會我去找慶武說說這事情,看看能借多少錢。”
“爹,能借多少借多少。”
楊小樂在旁邊交代了一下。
聽到他的話,王秋菊瞪了他一眼“借那麼多乾嘛?錢花了怎麼還?”
楊小樂聞言便沒有再說什麼了。
在兩人眼裡,自己畢竟還是個孩子,隻是一個聰明的孩子而已。
“咯咯咯!!咯咯咯!!”
思緒間,雞欄裡的雞叫了兩聲,惹起了一家人的注意。
這個聲音大家都太熟悉了。
母雞下蛋了。
母親聽到這聲音一臉的高興,“哎呦喂,今天不錯,兩隻雞都下蛋了。”
旁邊的楊小美高興的放下碗筷說道“娘,有一隻今天上午已經下過蛋了。”
說話間楊小美已經站起身來,小跑著出了房門。
這是她的日常工作之一。
沒一會楊小美便捧著兩個雞蛋回來了。
雞蛋個頭很小,隻有後世雞蛋的一半左右,就這已經算是比較大的了。
來到近前,她一臉高興的給幾個人看,“娘,你看,真的兩個。”
“還真的有兩個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王秋菊奇怪的一下,隨後交代道“行了,趕快收起來,要是以後天天都下這麼多,以後一人一個禮拜2個雞蛋。”
其他幾人聞言沒有太多的高興。
因為他們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一隻雞兩天一個比較正常,也就是說兩隻雞一天一共能下一個雞蛋。
偶爾才能一天兩個。
更彆說像今天一樣,一天三個。
隨後雞蛋的事情被幾人甩在了腦後。
楊小樂看到這一幕,一陣的高興,看來還真的有用啊!
可惜,過段時間這雞就不能再養了。
家裡的東西也隻能偷偷的吃了。
王秋菊此時這才對著楊廣誌問道“剛剛是楊蘭回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