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的新人獎,這個說法放在藝術和科學以外的任何一個行業,聽上去都有點奇怪。
聯合國1985年時,所認定的青年年紀範圍是15至24歲的人群。
三十五歲的歲數,在體育場上已經接近要退役,放在電子競技領域老的像是史前古猿,都是太爺爺級的人物了。
而唯有在藝術這個需要時間來錘煉的市場上,那是真的正經八百的青年。
剛剛能脫離“小孩子”這個稱呼而已。
連說是中生代畫家,都有些勉強。
酒井一成這種四十啷當歲的大叔,厚著臉皮非說是自己是青年畫家,問題都不大。
青年畫家往往是畫家群體中最窮困的人群。
這個歲數,他們還年輕,還耐得住寂寞,還能喝著冷水就著饅頭,僅僅依靠著對藝術夢想的虔誠,亦或對未來飛黃騰達香車美人的意淫,就在這條路上蹣跚著走下去。
再老一點,還不能闖出一番名頭,沒至少在社區畫廊找個飯碗。
就算他們自己想繼續依然年輕,依然熱淚盈眶下去,社會的毒打也會逼著他們早早改行。
畫家好養活,大不了當流浪漢派送領救濟金睡教堂唄。
老美街頭貧民區隨便抓一把流浪漢出來,總是能找到一兩個自稱自己是藝術家的。
但藝術夢想是需要真金白銀支撐的。
音樂、美術,這樣的行業燒起錢來是真燒錢。
搞古典音樂的很多知名樂團年輕樂手的工資也就三千美元,一把私人定製的意大利或者法國小提琴一萬美元起跳,斯特拉迪瓦裡、瓜奈利,斯坦威的定製鋼琴,百萬美元上不封頂。
光是極品的琴弓。
一支就是一輛奧迪q5出去了,他們想用麼?當然想。
可憑什麼用的起?
美術你可以說不玩大型雕塑,不玩造型藝術,不玩動物標本和寶石貴金屬,連出門采風都免了,遠離一切燒錢的項目,就采用最樸實無華的畫法,似乎聽上去不要什麼太高的成本。
然而即便他節省到了每天在橋洞下麵用最廉價的棉布和丙烯畫畫,僥幸還真的入圍了大畫展。
機票的錢總是要掏的吧?
不開玩笑。
彆以為這是什麼小的開銷。
早年間國際上很多畫展,不給學生組、業餘組報銷機票的那會兒。
不少第三世界國家的畫家真的會麵臨,即使他們成功入圍紐約、倫敦一些藝術節的展覽項目,結果發現掏不起機票去不了,隻能放棄這個讓許多人求而不得的成名機會。
這甚至是個普遍問題。
連非洲最牛逼的大畫家之一,拿過威尼斯雙年展大獎的邁克爾·阿米蒂奇都瘋狂對英國皇家藝術協會吐槽過年輕時代,去歐洲的參展成本實在太高了,根本玩不起。
青年藝術家,因為出不了名而窮,因為窮而出不了名。
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從古至今,窮困的藝術家們打破循環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等待一位希望中的“天使”出現。
此天使肯定並非從雲上跳下來頭頂帶著布靈布靈的光環,長著白翅膀的那種。
而是指的是天使投資商,天使讚助人。
讓它來替自己掏這個錢,負擔生活與創作開銷。
達芬奇、拉菲爾、提香、貝多芬、莫紮特……這些西方大師藝術生涯成名的背後,全都站著諸如美第奇家族、奧地利王室,羅馬教庭這些金光閃閃的大財主讚助人在身後狂灑幣。
莫紮特十幾歲就在去歐洲各國瘋狂走穴拉讚助。
他的讚助人名單上包括一大串各種主教、國王、公主、皇後,乃至當時的教皇英諾森十二世本人。
有這些牛逼讚助人。
藝術家想不牛逼,身價想不高,他的讚助者都會不答應。
現代社會,歐洲封建領主和教會從讚助者的角色上退了下來。
取而代之的是金融財團,工業托拉斯,奢侈品廠牌和中東石油土豪。
它們會在各種大小的美術展,青年創意孵化項目、藝術競賽上讚助合約做為冠名獎品。
當年奧地利瑪麗王後讚助莫紮特,是想體現自身王室的高雅,華貴與富裕。
如今的奢侈品廠牌年年在威尼斯雙年展上打架,捧著鈔票衝上去哭著喊著搶著給大藝術家灑幣讚助,也是為了體現自身的高雅、華貴與富裕。
千變萬變,底層的商業邏輯是不變的。
隻要藝術這個概念在富人群體的觀念中,仍然和優雅與財富綁定在一起。
無論是十五世紀,十八世紀還是二十一世紀,這樣的情景就會一次又一次的反複發生。兩百年前,兩百年後都一樣。
當某位藝術家表現的足夠有潛力,就會有天使讚助人找上門來主動替你燒錢搞藝術。
音樂行業給青年藝術家的讚助一般是某些上百萬美元的高價值樂器三年到五年的免費使用權。
徠卡、富士、索尼會給攝影獎項的獲得者每年郵寄他們最新款的全畫幅微單相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美術行業的讚助最簡單粗暴。
通常是直接給現金支票。
酒井勝子從十二歲拿到全日少年藝術家大賽冠軍金賞以後,坐著商務艙世界各地到處轉悠,光燒掉的機票錢就夠買一輛豪車了。
她家裡不在乎這點開銷,但也幾乎一個子都沒掏,全都是由東京畫廊的讚助合同報銷賬單。
藝術生所能接觸到的讚助合約中。
愛馬仕、巴寶莉、施華洛世奇這類奢侈品讚助聽著厲害,但主要好處在於逼格高,有數不清的奢侈品用,有紅毯可以走。
小女生激動激動也就完了,錢不算多。
而且比較麻煩,約束多。
基本上同時也隻能接一個,尤其是不能穿戴競品。
其實還要屬金融財團和石油王室最為大方。
這兩是真的是為了知名度,不把錢當錢看的主。
某些西方畫家會覺得拿中東王子的讚助,伴隨有文化政治上的風險。
所以最喜歡的還是各種銀行的讚助。
ubs新人獎便是大家最愛的那種獎項,獎項所附帶的讚助合約要比美術展的5000新幣的獎金值錢的多。
它不足以讓一個青年藝術家實現財富自由。
但足夠讓得獎的畫家在未來五年內,過上近似於“財富自由”的生活。
瑞銀集團這種大銀行的讚助約束非常少,隻管悶頭灑幣,悶頭報銷。
把創作津貼打到你的賬戶上,至於他是把錢花在了創作還是飲酒享樂上。
人家財務審核根本懶的管,隻要他最後畫的畫彆出性彆歧視,種族歧視這樣的大地雷就不會追究。
這也直接導致了ubs新人獎,名義上是給青澀的藝術家展現自己風采的機會。
實際上年年都是競爭的最為慘烈兵家必爭的獎項,是除了金銀獎項外含金量最高的獎項,未來亞洲藝術的風向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