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國家博物館之行_掌洞天福地,建人間仙國_思兔 
思兔 > 都市言情 > 掌洞天福地,建人間仙國 > 第50章 國家博物館之行

第50章 國家博物館之行(2 / 2)

四羊青銅方尊,在現存商代青銅方尊之中體型最大。造型雄奇,肩部、腹部與足部作為一體被巧妙地設計成四隻卷角羊,各據一隅,在莊靜中突出動感,匠心獨運。整器花紋精麗,線條光潔剛勁。通體以細密雲雷紋為地,頸部飾由夔龍紋組成的蕉葉紋與帶狀饕餮紋,肩上飾四條高浮雕式盤龍,羊前身飾長冠鳥紋,圈足飾夔龍紋。方尊邊角及各麵中心線,均置聳起的扉棱,既用以掩蓋合範痕跡,又可改善器物邊角的單調,增強了造型氣勢,渾然一體。

夏先衍站在四羊青銅方尊前,突然意識到自己觀想的都是同一種類型的文物。然而,他轉念一想,來都來了!憑自己的能力觀想這種文物又不會耗費太多時間。

“商四羊青銅方尊可是被史學界稱為‘臻於極致的青銅典範’,它整個器物用塊範法澆鑄,一氣嗬成,巧奪天工,顯示了高超的鑄造水平,位列華夏十大傳世國寶之一。看著上麵的細節,確實實至名歸啊!”

自言自語的說完,夏先衍再次調動起自己的神識,開始將四羊青銅方尊觀想到自己的紫府之中。

夏先衍繼續他的觀想烙印,既然已經觀想了商四羊青銅方尊,他自然不會錯過利簋這件同樣重要的青銅器。

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周代天滅簋”或“檀公簋”。

利簋器侈口,獸首雙耳垂珥,垂腹,圈足下連鑄方座。器身、方座飾饕餮紋,方座平麵四角飾蟬紋。此種方座青銅始見於西周初年。器內底鑄銘文4行33字,記載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紂這一重大曆史事件。

利簋銘文中所記載的武王伐紂在甲子日晨,並逢歲星當空,印證了《尚書·牧誓》中所記載的“時甲子日昧爽,王至於商郊牧野”。所以,利簋也被稱作“武王征商簋”。

這麼重要的文物,多觀想烙印一件有不費時,夏先衍自己給自己找到了借口。

夏先衍順利的把利簋觀想到了自己的紫府之中。他的觀想速度之快,讓一旁的王言感到震驚。他從未想過,觀想一件如此珍貴的文物竟會如此簡單和迅速。而他自己觀想烙印東西都是以天為計時單位,這差距也太大了。

他暗自告誡自己,不能胡思亂想,想多了容易自卑,傷自尊心。

夏先衍看著四周的其他青銅器忍住了自己想要繼續觀想烙印的衝動。青銅器是鑄造文物可承載五行的金,那麼接下來應該去尋找可以承載其他五行之屬的文物。

於是,兩人在這個展廳內逛了起來,尋找可以符合要求的文物。他的目標很明確尋找可以承載木、水、火、土四行屬性的文物,以達到五行平衡。

兩人轉了一圈就發現了兩個其他材質的國寶級文物刻乾支表牛骨、玉鳳佩。

刻乾支表牛骨商代的乾支表是用於記日的。乾支記日法是把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天乾和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合,組成甲子、乙醜、丙寅、丁卯……等六十乾支,用它來記日,六十日一個循環。

玉鳳佩玉鳳佩形狀為側首回身狀,頭似公雞,頭頂有齒脊狀冠。圓眼,尖喙,胸部向外凸起,與尾連成弧線形。短翅長尾,尾翎分開兩叉。爪臥胸下,背中間有一突,突中有一小圓孔,可佩帶。翅膀上雕刻四條陽線以飾翎紋。造型優美,線條流暢,製作精細。

玉鳳佩材質為石頭,可以承載五行的土。但是對於這個刻乾支表牛骨,夏先衍陷入了沉思,這東西可以承載什麼五行之中的什麼屬性!

他歎了一口氣,“反正到了紫府中,又不是真正的文物,那就一個一個試試,大明典冊圖中的典籍還能賦予各種五行屬性呢!”

想到這裡,夏先衍繼續尋找國寶級的文物。

他想起遠古展廳個很有特點的文物,玉琮。

玉琮是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最重要的一種禮器。典型的玉琮往往在四角雕刻獸麵紋在四邊正中刻神人獸麵紋。規整的造型、細膩的雕琢與威嚴的神像,使得玉琮具有一種莊重、神秘、肅穆之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這件玉琮由碧玉製成,內圓外方,上大下小,中有穿孔,共19節,是目前國內所見最高的玉琮。玉琮四邊的獸麵紋已經高度符號化,近頂端陰刻有日月紋圖案,器身局部殘留有製作時的切割痕跡。

夏先衍將玉琮觀想烙印到了紫府之中後,他一拍腦袋,忽然明白了,“這些文物都可以賦予其五行屬性的,能夠與五行屬性沾點邊就可以。”,於是又重新返回了夏商周展區,

他想起了一個盛水的器具,西周的虢季子白青銅盤。

盤形製奇特,似一大浴缸,為圓角長方形,四曲尺形足,口大底小,略呈放射形,使器物避免了粗笨感。四壁各有兩隻銜環獸首耳,口沿飾一圈竊曲紋,下為波帶紋。盤內底部有銘文111字,講述虢國的子白奉命出戰,榮立戰功,周王為其設宴慶功,並賜弓馬之物,虢季子白因而作盤以為紀念。銘文語言洗練,字體端莊,是金文中的書家法本。

將“虢季子白”青銅盤觀想完成後,夏先衍也不糾結是否能夠湊齊五行之物了。這些青銅器本身就是金屬,可以賦予其金屬性;而有些青銅器是作為酒器用途,所以可以賦予其水屬性;有的青銅器是當做爐子來使用的,可以賦予其火屬性。

比如王子嬰次青銅爐,該器整體呈長方盤形,敞口,方唇四壁斜直下收,兩長壁外壁中央各有一環耳,兩短壁外則各有一個吊鏈器底殘缺,隻餘一周23個殘短柱。四壁飾細密的斜方格穀粒紋。內壁有銘文7字:“王子嬰次之燎爐。"

西漢青銅染爐,在耳杯中放好調料,然後通過下邊的爐子加熱,煮好的肉可以蘸著調料食用。

夏先衍因為將五行簡單地歸為自然界中的五種屬性物質,然後在國博之中找出所對應文物,這種誤解讓他陷入了很大的誤區。

夏先衍不禁自嘲道"我真是聰明過頭反而誤了事啊!竟然會把這麼簡單的道理搞錯……"

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先去太廟利用造化之氣為紫府中烙印的文物造化賦形,並賦予其五行屬性。

就在他帶著王言從b1層上來的時候看到了,一個以龍為主題的專題展覽,他並沒有仔細看就進去了。

隻見第一單元就有一件非常重要的文物,新石器時代後期·紅山文化的玉龍。

玉龍由墨綠色的岫岩玉雕琢而成,周身光潔,頭部長吻修目,鬣鬃飛揚,軀體卷曲若鉤。造型生動,雕琢精美,有“中華第一龍”的美譽。

新石器時代很多遺址中都發現有類似龍形的遺存,或為蚌塑,或為彩繪,或為雕塑。關於龍的原型,研究者們提出過各種假說,如蛇、鱷魚、蜥蜴、魚、鯤、馬、牛、豬、鹿、熊、虎、蠶、螃嘈、鬆樹、雲、閃電等等。商代甲骨文中的“龍”字和婦好墓出土的玉龍都顯示,龍是一種巨頭、有角、大口、曲身的神獸。新石器時代最符合這些特征的文物應屬紅山文化中的這種蜷體玉龍,安徽含山淩家灘、湖北天門肖家屋脊也都有類似的玉龍形象,它們有可能是龍的原始形態。

這件玉龍是華夏已發現的時代較早的龍的形象之一,從其首部特征看,吻部較長,鼻部前突,並上翹起棱,端麵截平,有2個並排的鼻孔,似有豬首特征。這件玉龍用黑綠色玉製成,琢磨精細,具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

龍鳳齊全了,夏先衍也沒繼續往裡麵走,就帶著王言離開了。

喜歡掌洞天福地,建人間仙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掌洞天福地,建人間仙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女友劈腿富二代,不料我是京少 慕憶,修真界的一朵奇葩 七十年代,兩地分居的生活 龍珠:貝洛爾塔 暗夜幽影集 末世世界,我獲得了無限複製係統 靈域奇醫:鄉村神醫傳 人在奧特:我是希望之光 病入膏肓:異界逍遙財色錄 人在外地出差,家裡老婆叛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