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鷟的身軀龐大而威嚴,渾身覆蓋著一層絢麗的紫色羽毛,這些羽毛閃爍著神秘的光芒,猶如流動的星河。翅膀展開時,遮天蔽日,宛如一片紫色的雲霞,尾部修長,搖曳生姿。
它如同流星一般劃過天空,直奔眾人而來,快到地麵之後猛然定住身形,然後突然變成金雕一般大小,開始在華夏守護者之靈上方飛舞。
臨近了終於看的真真切切,鸑鷟這個紫色之鳳的樣子。它身披一襲流光溢彩的紫羽,那紫色深邃而神秘,仿佛融合了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與晨曦初露時分的淡紫。
它的羽翼寬廣,每一根羽毛都細膩地排列著,隨著光線的變化而閃爍著不同層次的紫色光澤,如同精心雕琢的藝術品,令人歎為觀止。
頭部高聳,鳳冠凜凜,鑲嵌著一雙銳利而深邃的眼眸,那眼中仿佛蘊含著無儘的智慧與溫柔,能夠洞察世間萬物的本質,又溫柔地注視著每一個生命。
喙部呈現出淡淡的紫色光澤,尖銳而優雅;它的爪子鋒利無比,閃爍著寒光,似乎能夠輕易撕裂虛空,彰顯著它不凡的身份與力量。
與洛京二裡頭的龍以及偃師商城遺址的玄鳥不同,紫鳳鸑鷟更具靈性。夏先衍思前想後,大概猜到了原因,看來還需要重返中州。
等待了許久,紫鳳終於離開了華夏守護之靈,展翅高飛。她的眼睛掃視了一下眾人,然後揮動著翅膀向他們告彆,鳴叫清脆悅耳,如同天籟之音。
它飛向天空身形重新恢複到了最初的模樣,翅膀舞動起來,仿佛整個天空都被紫色的光輝所籠罩。隨著她的離去,一道絢麗的紫光灑落在長空中,紫鳳漸漸消失在視線之外。
華夏守護之靈隨後也回到了夏先衍的識海之中。沒過多久,一部新的功法在夏先衍的識海中浮現出來。
法天象地,鳳凰之姿——《化鳳經》
鳳凰,作為華夏民族的神鳥,自古以來便被賦予了無數美好的寓意和象征意義。而《化鳳經》是修行者以鳳凰作為自己的法天象地。
觀其首,頂戴朱冠,似日之初升,寓含光明普照之意;望其尾,九苞繽紛,猶雲霞之絢爛,彰顯祥瑞和合之征。羽翼張開,若覆蒼穹,風雷為之色變,萬物為之景從。行止之間,自有一股天地同壽、日月齊光之氣概。
《人文經》開啟華夏人文序章之後,《秦皇經》、《化鳳經》開始補充其中的內容。《化鳳經》代表整個周朝,《秦皇經》則是代表秦朝。夏先衍估摸著其他朝代不提,接下來一定會有夏朝與商朝,以及漢朝與唐朝的修行功法。
華夏的每個朝代都有其波瀾壯闊的曆史,日邁月征、鬥轉星移,是蒼涼壯美的遺跡承載著文明存在過的痕跡;是浩瀚如煙的史書,記錄著文明的厚重與輝煌。
它們是時間的低語者,記錄著曆史的滄桑巨變、文化的傳承演進、英雄的悲歡離合以及民族的興衰更替。
從中可以追尋到遠古文明的微光,感受那些古老部落的質樸與堅韌;可以目睹王朝的興衰更迭,體會權力鬥爭的殘酷與智慧較量的精彩;可以聆聽哲人先賢的深邃思考,汲取他們關於人生、宇宙、道德的思考感悟。
而現在這些修行的功法把華夏文明以另一種形式記錄了下來,傳承下去。
朱兆日月,薪火相傳。
華夏文明,源遠流長,如江河之不息,山嶽之恒存。自鴻蒙初辟,人文肇始,道德禮儀,文章典誥,燦然可觀。曆千載之滄桑,經百世之變遷,而文明之光,愈發明亮。
夫華夏者,禮儀之邦也。詩書傳家,忠孝立身,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六藝之教,深入人心。先賢往聖,代不乏人,以道德文章,垂範後世。是以華夏文明,如日月經天,江河行地,照耀寰宇,澤被蒼生。
華夏子孫,當承先人之遺訓,繼往聖之絕學。以文化之精髓,育民族之精神;以曆史之智慧,啟未來之航程。使華夏文明,如鬆柏之常青,如金石之永固,世代相傳,永不磨滅,與天地同壽,與日月同光。
合上《化鳳經》夏先衍帶領著眾人繼續啟程。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接下來的目的地就是西漢長安未央宮遺址了。
夏先衍在路上也迫切期待,到底是怎樣一部功法可以展現大漢的若日中天、輝煌燦爛。
公元前101novel.com2年,劉邦稱帝建立漢朝,是為漢高祖,婁敬建議劉邦定都關中,因秦長安鄉之名,興建長安城。經過曆代帝王的建設,作為西漢首都的漢長安城逐漸形成了西、南、北三麵城牆曲折,東麵城牆平直,四麵各三門的格局。因南北城牆與南鬥、北鬥星形狀相似,故稱“鬥城”。
未央宮始建於漢高祖七年(公元前101novel.com0年),因在安門大街以西,又稱西宮。未央宮宮城的四麵各辟有一座宮門,稱作“司馬門”或“公車司馬門”,不同方位的宮門日常功能也不儘相同。
未央宮作為西漢王朝的政治中心,見證了許多曆史事件和人物的興衰榮辱。如今,雖然未央宮的建築已不複存在,但通過考古發掘和研究,仍然可以感受到它曾經的輝煌和壯麗。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未央宮整體呈長方形,其周圍環繞著一道寬約八米的堅固宮牆,宮牆的邊長大約為22公裡,整個宮殿的周長約88公裡,占據了漢代長安城總麵積的七分之一。這座宮殿內部共有四十餘座宮殿建築,堪稱華夏古代規模最為宏大的宮殿群之一。
根據相關文獻記載,未央宮內宮殿眾多,如前殿、宣室殿、溫室殿、椒房殿、鉤弋殿等,此外還有石渠閣、天祿閣、麒麟閣等具有文化意義的建築,以及織室、暴室、弄田等其他各類設施。宮殿內還矗立著六座小山丘,並分布著多處水池。而且,未央宮與長樂宮之間還建有閣道相通,方便兩宮之間的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