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楓被老教授這番輕描淡寫的“凡爾賽”弄得有些哭笑不得。
上百個專利積累,隨便賣掉十幾個就能撐起個科研項目,這可真是科技界的大佬風範啊。
細想之下,林楓發現像約瑟夫教授這類真正的科研老手,靠的已經不是工資賺錢了。
而是靠積累來賺錢。
在科研途中不僅僅是隨便搞些論文或實驗,而是每一步都挖掘出具體的技術突破,積累成形的知識產權。
達到一種知識儲蓄的局麵。
這種“知識積蓄”,才是他心中那種科研人的巔峰境界。
而一旦形成這種“知識儲蓄”之後,大可以躺著賺錢了。
林楓感慨道“教授,您還真是強啊,居然搞出來了上百個專利,我就是diy上百個物件我都覺得費勁。”
約瑟夫教授說道“你啊你,你想什麼呢?你不會以為我的上百個專利都是實物專利吧,我的大部分專利都是算法專利,真正的實物專利可以說寥寥無幾。”
“算法也能申請專利?”林楓一愣,這倒是他從沒接觸過的領域。
先入為主的思維使然,林楓腦海裡隻有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這兩種概念。
在林楓印象中,當然能知道優秀算法能賺錢,但能將優秀算法申請成專利,林楓還是第一次知道呢。
在他的記憶中,算法一般多為開源或者服務類使用的工具,哪知道還可以如此規範化地變成自己的知識產權。
教授見他有些疑惑,知道他可能是不知道美洲這邊的情況,於是耐心解釋道“是的,美洲和歐洲部分地區,算法如果滿足‘具體且有實際應用效果’,就可以被申請為專利。
比如我有一項算法是用來分析腦電波中的噪聲分離,這種算法在神經科學應用中有很大價值,而我隻要讓它滿足應用規範,就可以轉化為獨占性專利。”
教授頓了頓,又意味深長地說“隻要是有獨到價值的算法最好都申請個專利,這是一種保護措施,同時也是利益最大化的措施,算法一旦獲得專利授權,那可真是‘有了護城河’了。”
聽到這裡,林楓心頭不由激動起來,仿佛被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約瑟夫教授一席話,簡直就是直擊他的心靈深處啊。
畢竟林楓腦子裡積攢了不少“前世”高精尖的算法,而其中很多算法完全符合教授所說的“實際應用效果”。
像當初很多人在糾結搞學術還是工作,但其實有的工作日常跟搞學術差不多。
一樣是上午看論文,下午乾工作。
前世林楓就看過的專利論文一堆,在清晰記憶加持下,自己可不就是一個活著的“專利寶庫”嗎?
教授看著他若有所思的模樣,打趣道“怎麼,你也對算法專利感興趣了?”
林楓忍不住笑了,點點頭,心頭躍躍欲試“教授,您可真是點醒了我!這些年我腦子裡也有不少關於數據分析、智能預測的想法,一直沒去想專利這塊。”
教授笑著拍拍他的肩膀,眼中帶著欣慰“年輕人就是要敢想敢乾。林,你有這麼好的技術儲備,的確不該埋沒在代碼堆裡。相信我,你要是也能好好整理整理你那腦袋的裡奇思妙想,形成一些專利,說不定它會是你未來最大的財富之一。
我就是醒悟地太晚了,年輕的時候一門心思就是貢獻思維,不過這個國家越來越讓我失望了,就是腦機這麼有前景的東西,居然連最起碼的政府撥款都申請不下來,甚至連最起碼的補貼也沒有。”
林楓點點頭,內心卻在思考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