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恩令是後世漢武帝為了鞏固中央集權而頒布的一項重要政令。
在這項政令頒布之前,各諸侯所在的封地隻能由其長子繼承。
而在推恩令頒布之後,次子、三子、四子等長子以外的其他兒子也可以繼承。
作為千古第一陽謀,推恩令其實推行過很多次,但是大多數時候都失敗了。
漢武帝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他在位時中央足夠強大,對地方有壓倒性的優勢,推恩令沒人敢公開反對。
而其他人失敗的原因,也是武力不夠,不足以震懾周邊,彆人壓根就不鳥你。
經過三年的發展之後,大商的高端戰力有孔宣,金靈聖母,無當聖母,袁洪等數十名高手,另外還有火靈聖母的三千火龍軍,聞太師新建的十萬名玄鳳軍。
玄鳳軍完全由修士組成,對普通士兵有壓倒性的優勢,碾壓周邊的八百諸侯簡直不要太輕鬆。
另外,大商現在的經濟實力和科技水平,已經遠遠把那些諸侯國拋在後麵,領先了他們至少一千年。
帝辛覺得,大商已經完全具備實行推恩令的條件了,所以便將之搬了過來。
不過他把推恩令稍微改了一下,把它和新作物,鐵鍋,農具,瓷器,紙張,水泥等新技術綁在了一起,一起推行。
等四人將小冊子全部看了一遍之後,帝幸這才開口說道
“怎麼樣,對於推恩令,孤並不會強迫你們接受,而是采取完全自願的原則,如果接受的話,孤將派人去你們的封地推廣新作物和新技術。
當然,你們也可以選擇不接受,孤絕不為難,但是新作物,曲轅犁,鐵鍋,水泥,織布機之類的東西就和你們無關了。
你們可以先考慮考慮,等會兒再給孤答案,孤有的是耐心。”
說罷帝辛便弄了一個火鍋,幾人邊吃邊聊。
四侯麵麵相覷,彼此又相議了一陣之後,北伯侯崇侯虎和東伯侯薑桓楚直接就答應下來。
他們兩人都隻有一個兒子,推恩令對他們幾乎沒有壞處,至少現在沒有壞處,但是好處卻是實實在在的。
而南伯侯的臉色則有些陰沉。
他有十二個兒子,如果他接受推恩令,那麼他的封地將會變成十二塊。
並且後世將會越分越多,實力也會越來越弱,最後徹底變成一盤散沙。
如果他不接受推恩令,那麼所有的新作物和新技術都與他無緣。
他也有幾分眼光,自然知道沒有新作物,曲轅犁,鐵鍋,醫館等東西意味著什麼。
所以南伯侯一直在猶豫,並沒有立即給出答案。
相對於南伯侯,西伯侯姬昌就果斷得多了,他想也不想,直接就拒絕了帝辛的推恩令。
原因很簡單,他有一百個兒子,並且孫子都快要破千了。
他已經八十多了,如果接受推恩令,那麼等他死後,西岐立即就會分裂成一百個小諸侯。
並且二代之後,西岐將會變成一千個小諸侯,從而變成一盤散沙,徹底失去原有的霸主地位。
這樣的後果,是姬昌絕對接受不了的,所以他寧可不要新作物與新技術,也要拒絕推恩令。